“最近,英國BBC正在熱播《中國人來了》,但那是平面的。今天我來了,這是真人秀。”美國時間3月7日上午8時30分(北京時間3月7日晚上8時30分),隨著一句風趣的開場白,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站在哈佛大學的講臺上,面對包括業內專業人士、金融業者、投資者以及哈佛大學的學生在內的眾多聽眾,開始了題為《中國企業融入國際的新姿態》的專題演講。他指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三個關鍵詞是“包容、共享、責任”。
2008年,中聯重科收購當時排名全球第三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后,其混凝土機械產品市場占有率躍居全球第一。由于其在海外并購方面成功的商業運作,哈佛大學商學院將其列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典型代表,并將其并購案例納入商學院課堂討論案例。此次詹純新應邀來到哈佛大學的課堂上,與商學院的教授和學生展開面對面的交流。
中國企業走出國門,究竟應以什么樣的姿態融入國際社會?詹純新結合中聯重科與CIFA在融合過程中發生的故事,用“包容、共享、責任”三個關鍵詞作了簡單明了的闡述。他認為,中國企業國際化,需要有一種放低自己、成就他人的胸懷,還需要融入當地文化,做當地的企業。這正是中國企業融入國際的新姿態。
中聯重科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裝備制造的領軍企業,現已躋身全球工程機械企業十強,年銷售額超過500億元,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建筑起重機、環衛機械等產品都在中國市場占據數一數二的地位。
2008年,中聯重科收購當時排名全球第三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后,其混凝土機械產品市場占有率躍居全球第一。由于其在海外并購方面成功的商業運作,哈佛大學商學院將其列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典型代表,并將其并購案例納入商學院課堂討論案例。此次詹純新應邀來到哈佛大學的課堂上,與商學院的教授和學生展開面對面的交流。
中國企業走出國門,究竟應以什么樣的姿態融入國際社會?詹純新結合中聯重科與CIFA在融合過程中發生的故事,用“包容、共享、責任”三個關鍵詞作了簡單明了的闡述。他認為,中國企業國際化,需要有一種放低自己、成就他人的胸懷,還需要融入當地文化,做當地的企業。這正是中國企業融入國際的新姿態。
中聯重科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裝備制造的領軍企業,現已躋身全球工程機械企業十強,年銷售額超過500億元,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建筑起重機、環衛機械等產品都在中國市場占據數一數二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