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柳工(000528)在公布半年報的同時,還公布了對外投資議案,即柳工擬在荷蘭成立柳工歐洲有限公司,在俄羅斯成立柳工俄羅斯有限公司。
柳工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此次在歐洲設立的公司將會作為柳工在歐洲市場的常駐機構,作為公司產品在歐洲市場銷售的中轉站,歐洲公司的設立將有利于公司對代理商的管理,也有利于市場信息的反饋。”
上述人士的回答可能只是柳工此次在歐洲設立公司的一部分原因,據悉,雖然機械行業已經回暖,但經濟危機卻將過去幾年快速增長帶來的過剩產能問題暴露出來,柳工另謀市場與此不無關系。
東方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09年裝載機行業的供需矛盾突出,截至2008年底,柳工、龍工、廈工等11家裝載機產能1萬臺以上的企業,總產能高達22.5萬臺,但國內銷量僅14.7萬臺。其中柳工產能3.8萬臺,2008年國內銷量只有2.9萬臺。
繼去年業績大幅下滑外,柳工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0.59%,但這未能掩蓋公司銷售的頹勢。上半年,公司銷售裝載機、挖掘機及壓路機等產品共1.90萬臺,較上年同期下降15.8%。其中,公司的拳頭產品裝載機銷量1.46萬臺,同比下降20%。
“由于裝載機的低技術含量和零部件生產的高度產業化進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鄉鎮企業、私營企業和民營資本進入這一領域,憑借其獨有的成本優勢,必然會對雪上加霜的裝載機價格發起沖擊,海外市場將會成為裝載機企業今后的重要利潤增長點。”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據悉,由于柳工地處經濟和交通不甚發達的柳州,運輸費用高,不利于東部、北部市場的開拓,柳工的戰略轉型正在悄然進行中,其一是布局東部和北部地區;其二是拓展國際市場。
今年7月8日,印度柳工建成并正式營業,這使得印度柳工由原來的一家辦事處成為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海外制造廠。而在同行中聯重科(000157,股吧)和三一集團已經將各自的觸角延伸歐洲之時,柳工也把目光投向了歐洲。
柳工上述人士稱,“此次在歐洲設立分公司也包括吸納優秀的人才,不排除今后在歐洲設立研發中心或直接設廠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