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1600方/小時!混凝土澆筑新紀錄!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6-0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建八局
核心提示:近日,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地基基礎與地下工程施工技術交流觀摩會在中建八局中海成都天府新區超高層項目舉辦,與會專家學者超500人實地觀摩了項目在地基基礎階段應用的先進施工方法及工藝,內容涵蓋超大噸位錨樁反力樁基檢測、深窄肥槽流態固化土施工、基坑內置式施工升降機、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組織、工廠化鋼筋加工場、基坑泥巖地基裂隙水處理等方面。

近日,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地基基礎與地下工程施工技術交流觀摩會在中建八局中海成都天府新區超高層項目舉辦,與會專家學者超500人實地觀摩了項目在地基基礎階段應用的先進施工方法及工藝,內容涵蓋超大噸位錨樁反力樁基檢測、深窄肥槽流態固化土施工、基坑內置式施工升降機、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組織、工廠化鋼筋加工場、基坑泥巖地基裂隙水處理等方面。



中海成都天府新區超高層項目于2022年12月17日完成底板4.1萬方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突破1萬方僅用時7小時、3萬方僅用時27小時,最高澆筑速度達到每小時1600立方,創下中國同類型工程的新紀錄!


反復論證科學組織


項目基坑緊鄰在建的19號線和已運營的6號線,場地條件受限,筏板混凝土體量大且超厚,一次性澆筑組織難度和質量風險較大。


澆筑之前,項目先后邀請多名混凝土專家赴項目開展方案論證和指導幫扶,科學組織,精密部署,全面規劃和協調周邊可利用場地和道路資源,保障了澆筑順利進行。


針對超厚底板水化熱控制難題,項目提前通過配合比正交實驗和足尺試驗,驗證了超低水化熱雙摻混凝土配合比的可行性,從源頭降低水化熱,并且大幅降低了混凝土澆筑期間的噪聲污染。


綠色低碳節能環保


中海成都天府新區超高層項目持續踐行雙碳發展戰略,以“綠建三星”和“LEED金獎”為目標,從基礎建造伊始,就在綠色建造的征途上邁出堅實的一步。


本次澆筑采用綠色低碳、標準化、模塊化的“溜管+支溜槽”輸送方式,具有低碳、環保、效率高等特點,通過應用溜管法澆筑技術,項目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預計可減少燃油用量13700L/用電60280度,減少碳排放60噸。


科技賦能質效齊升


本次一次性澆筑的混凝土方量達到4.1萬方,澆筑工作搭設型鋼支架300余噸,綁扎鋼筋5000余噸,調集了600余臺混凝土車,累計出動6000余車次,8條溜管和3個自卸點。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