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蘇博特(603916.SH)在業績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公司進一步增加、完善主營外加劑業務的產能及銷售網絡,在順利推進廣東江門基地試生產的同時,實現主要市場基本覆蓋。公司重大基建工程項目業績顯著,參與了川藏鐵路、江陰長江隧道、渝昆高鐵、三澳核電、滇中引水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海外市場持續恢復,實現了逆勢增長,并在孟加拉、柬埔寨、印尼等地區都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
與此同時,公司功能性材料的推廣應用也保持了持續的發展勢頭,抗裂防水材料、高性能風電灌漿料、交通材料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增長,并應用于銅陵長江大橋、明珠灣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廣東陽江風電等工程,不僅在技術上保持領先,而且進一步擴大了功能性產品的市場影響力。
公司檢測業務在今年也實現了營收增長,并與外加劑業務保持了良好的業務協同。在軌道交通、公路水運、環境健康等新的業務領域繼續開拓進取,保持了業務板塊良好拓展的趨勢。
蘇博特表示,三季度公司的主要產品高性能減水劑平均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2.89%,高效減水劑平均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12.02%,功能性產品平均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6.49%。
蘇博特指出,公司的UHPC制品今年以來成功應用于上海大歌劇院、廈門新會展中心、西洪大橋等一批項目,其中上海歌劇院UHPC梁最大懸挑長度達15.04米,刷新了該類項目的世界紀錄。以半柔性路面為代表的交通材料在遼寧、陜西、江蘇、浙江等多地實現示范與規模化推廣應用,獲得市政用戶高度認可的同時,體現出了良好的市場前景。公司將依托兩位院士帶領的研發團隊,繼續加大功能性材料的開發與應用,并將功能性材料打造成公司新的業務增長極。
攪拌站業務方面,今年房地產開工率下降導致許多攪拌站業務收到影響。盡管公司的業務很大一塊來自攪拌站,但由于已經針對相關領域的應收賬款采取了較為嚴格的監管措施,并在業務部門的業績考核中增加了相應的考核權重,以保證公司業務的安全運行,因此目前公司的應收賬款風險總體可控。
此外,國內疫情對公司經營產生了一定影響,尤其是上半年華東地區近3個月的管控措施對產品銷售特別是華東地區的銷售帶來較大壓力。面對業績下滑,蘇博特表示,隨著公司江門基地的建成,公司在全國范圍的區域布局已經初步形成。公司將依托區域基地,充分發揮配方定制的能力,以優異的產品性能和技術服務贏得客戶的信賴。同時,隨著國內基建投資的提速,公司也將充分利用在基建領域的品牌與技術優勢,積極參與基建項目建設,并不斷加大功能性材料的推廣力度,在能源、水利、交通等重點領域推動功能性材料的銷售,從而打造新的增長點。
研發團隊上,蘇博特擁有約200人的專業研發隊伍,并且在不斷的加大研發投入。截止2022年半年報,公司擁有國家授權專利700余件,國際發明專利29件,主編國家標準13項,參編40余項,形成了涵蓋核心原料、合成與聚合、高性能外加劑、混凝土應用知識產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