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中聯重科(000157)(01157)在長沙舉行投資者關系活動業績說明會,A/H兩地市場投資機構及分析師參加,公司副總裁杜毅剛女士、助理總裁王永祥先生、董事會秘書楊篤志先生出席本次活動。
此次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如下:
公司經營業績概述:
一、公司收入與利潤情況
1、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2.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幅51%。上半年銷售收入的增長,主要來自于工程機械板塊的增長,工程機械板塊收入210.16億元,同比增長54.62%;農業機械營業收入9億元,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工程機械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由于公司的工程起重機、建筑起重機、泵車等4.0產品實現市場70%以上的覆蓋,有效地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總體取得了好于行業水平的表現。
農業機械行業整體下行,特別是拖拉機、收獲機產品下行幅度較大,公司通過調整產品策略,以其他產品的增長彌補了拖拉機的下跌,其他產品增幅達102%,主要是旋耕機、打捆機、甘蔗機、植保機等。
2、公司上半年毛利率30.0%,較上年同期提高4.4個百分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建筑起重機的市場地位、智能化生產線產品的高穩定性保障了產品的定價權;二是智能化的4.0產品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三是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毛利產品結構占比進一步提升;四是秉承“產品極致、成本極致”的管理理念,持續優化設計成本、采購成本、制造成本,通過成本管理消化銷售價格競爭,公司預計未來毛利將穩定在較高水平。
3、公司上半年發生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合計2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6.7億元、增幅33.2%,低于營業收入,此兩項費用率較上年同期下降1.65個百分點。
公司一直致力于提高企業運行效率,通過業務模式、組織架構、信息化建設等保證公司的高效運轉,在工程機械板塊收入恢復并超過歷史高峰時,員工人數不到高峰期的一半,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的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管理費用同比基本持平。
上半年銷售費用的增長,主要是公司加大服務體系、備件供應系統、銷售風控力量的投入。
4、公司上半年發生研發費用4.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0億元增加2.6億元、增幅134%。
公司加大研發人員的引進,堅持研發平臺效益與銷售產品毛利掛鉤,促進研發人員、研發成果與市場直接銜接。公司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重點投入,第一方面,公司在泵車、起重機上持續提升4.0產品升級開發,保持并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第二方面,在土方、高空機械、農業機械上,開發一系列先進水平的新產品,為后續的持續增長做好產品準備;第三方面,公司加大智能制造投入以提升產品質量水平,如數字化調試系統開發、新型焊接技術研究與應用、國六升級、單發技術、機器人(300024,股吧)應用等。
5、財務費用
公司上半年發生財務費用6.15億元,較上年同期略降,財務費用率降低至2.76%、降低1.5個百分點。同時,由于會計準則的要求,理財產品的收益計入投資收益1.45億元、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收益3.15億元,今年上半年實際的財務費用為1.55億元,較上年同期、同口徑的3.92億元減少2.37億元,降低約60%。
6月末帶息負債較上年末增加5億,目的是為了提前備付今年10月將要到期的90億中期票據,雖然增加了帶息負債,但是由于公司加強資金管理,減少資金沉淀、提高資金收益,導致上半年利息收入增加,同時公司主動加強外匯管理,提高外匯資產與外匯負債的對沖比例,有效降低匯兌損失。
6、凈利潤
公司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5.8億元同比增長198%;上半年凈利潤率11.57%,較上年同期增長5.70個百分點。上半年凈利潤及凈利潤率的提升,主要由于銷售規模增長的同時,產品結構優化、產品價格保持相對競爭力、產品成本持續降低、各項費用得到有效管理、資產質量更優、資金周轉加快。
二、公司現金流與現金情況
公司上半年實現經營性凈現金流35.8億,較上年同期增加近20億,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公司的產品產銷兩旺,根據客戶來款先后安排訂單產出與交付,促進了生產資金的加速收回;二是公司堅持執行嚴格的信用政策,銷售收款增加且高于銷售規模增長;三是公司對于按揭、融資、分期、全款結算方式分別給予不同的價格政策,客戶可以根據自身現金流的節奏分別選用不同的結算方式;四是公司對供應鏈體系進行全面梳理,與供方建立戰略聯盟關系,加大集中采購,以獲得優惠的采購成本與結算政策;同時公司各項費用的降低也對現金流有一定的貢獻。
三、公司重要資產情況
1、公司在手現金充沛,為生產經營、技術改造、資本管理準備的資金得當;同時優質的經營性凈現金流,保障了公司現金存量的持續穩定增長。
2、本報告期應收賬款的增長遠低于銷售規模的增長,較上年同期縮短85天。說明公司所獲得的銷售規模是嚴格信用政策控制下有效、有質量的銷售規模。公司對于信用銷售,在客戶篩選過程中,嚴格執行首付比率不能突破,從源頭降低違約風險。
3、存貨:上半年一直產銷兩旺,在制品和產成品保持相對穩定,存貨增加主要是原材料,為保障產出以滿足市場需求,公司加大了關鍵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備貨,下半年將逐漸消耗此部分原材料。
最近12個月的存貨周轉天數較上年同期的縮短37天;優于同行業的周轉水平。
以上為上半年財務業績情況的簡要說明,謝謝。
四、公司經營、行業展望情況
三季度,工程機械行業仍將保持同比較好的增幅,但增速較二季度環比有所回落。公司隨行業規律而波動且好于行業。
工程機械行業2019年下半年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1)混凝土機械行業同比增長較好,其中中長臂架的增速會高于短臂架產品;混凝土機械存量大,替代還遠未完成,公司內部測算,完成國三存量設備的切換仍需要2-3年的時間,因此預判行業未來2-3年仍延續一個較高增速,但增速較2019年會有一定程度的回落。(2)從2016年開始,起重機械的行業明顯增長,預計2019年行業規模將達到380億元,市場的需求景氣度預計會持續2-3年,由于大型基建項目的啟動,對大噸位和履帶起重機的需求會比較大;(3)建筑起重產品2019年下半年將延續上半年的增長,塔機的增長主要來自大噸位,相當于一個新增的市場,主要受益于裝配式建筑等拉動,將保持3-5年的景氣度。
Q&A問答環節:
1、行業復蘇的持續性如何看待?
答:行業四季度相較于三季度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長。公司預判自己三季度甚至下半年工程機械板塊收入同比維持較高增長。
2、排放標準國五升級國六,對汽車底盤道路機械的具體影響?
答:兩方面影響:(1)對企業的壓力,體現在對國五存貨產品的消化,但公司在環保切換的應對上很有經驗;(2)國六升級更多的是利好,因為拉動了對行業的需求,此前四萬億投資主要拉動國三的設備,因此國三是工程機械中的存量占比最高的,國六的升級會加大對國三設備淘汰的力度。
3、公司對塔機2019年全年增長的預期?
答:塔機是一個典型強者恒強的行業,公司的領先地位今年進一步體現。根據協會統計,2012年塔機企業有300多家,現在只剩下70多家。公司塔機業務高速的增長部分得益于行業集中度的提升,預計今年塔機的市占率將超過40%。
公司增長最多的是大塔。大塔基本是從0到1的增量市場,應用在大型重點工程,對品牌、安全性的考量更多,塔機板塊毛利率的改善也主要得益于此。
公司看好塔機板塊。首先塔機行業的上下半年的差異沒有其他工程機械品類這么大,其次公司2019年塔機前低后高主要由于今年供需緊張導致上半年產能沒有完全釋放,所以下半年的實際交付會更多。
4、塔機產品的周期位置,以及使用壽命?
答:塔機是典型的后周期的產品,因此后勁最足。產品的理論使用壽命是10年,不過終端客戶一般只租使用5年內的塔機,所以從客戶角度來看塔機的使用壽命5-6年。從銷售模式上來看,下游客戶只有接了工程后才會找企業采購,不會提前下單。
5、汽車起重機市場份額變化比較大,公司提升的原因?對行業明年的看法?
答:公司市占率提升很快的核心原因是產品力的提升。而公司產品力的提升主要又是因為在國五升國六的大背景下,公司前幾年就開始加大在新產品方面的布局,技術迭代是在加速,且研發人員的績效考核與產品毛利率掛鉤,研發更加貼近市場。
6、混凝土泵車下半年有什么樣的策略,希望提升到什么水平?
答:上半年公司各個產品的產能都偏緊,重點資源做4橋的產品,所以臺數略降。7-8月份產能緊張問題基本緩解,下半年市占率應該會恢復到正常水平。
公司混凝土產品競爭力體現在長臂架產品,會在推新的產品時及時切換到國六。且工程機械產品普遍存在超重問題,輕量化會成為未來產品核心的競爭因素。
7、在未來混凝土機械和起重機市占率提升有限的背景下,公司長期發展戰略?
答:公司三個核心產品市場份額都在前二的水平,未來市占率的提升會有天花板。
塔機:公司競爭優勢非常突出,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汽車起重機:戰略目標是三分天下。
混凝土機械:戰略目標是兩分天下,和競爭對手市占率維持差不多的水平。
除這核心三大產品外,企業積極發展新產品如高空作業平臺和土方機械。明年高空作業平臺有信心進入第一梯隊。土方機械在積極的布局中,內部產能和外部口碑都在改善。
整體來說,公司一定會堅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追求規模、利潤、現金流和風險控制等多維度平衡,持續關注業務的質量。
8、海外拓展的戰略、重點領域?
答:兩大戰略:(1)加速海外基地的本地化布局,如意大利的CIFA以前只做混凝土機械產品,現在拓展到了公司全系列工程機械產品。(2)對海外優質企業的收購,吸收消化先進技術。
重點領域:一帶一路的出口,主要在東南亞、中東、俄語區等。公司在6月份做了管理上的變革,此前國內出口由海外子公司統一銷售,現在變成按照產品線進行拆分,按產品線自身統籌,能夠更好的滿足不同國家的使用標準、法規。2019年基本上全面回歸到事業部下的產供銷一體化模式,海外將延續這一模式,以后資源對海外業務有所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