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們、先生們:我們是否現在正在目睹著名的經濟學家雜志最近的一個標題所宣稱的“制造業的崩潰”這種現象呢?實際上全球金融危機正對實體經濟產生全面的沖擊,全球產業的數據是相當驚人的。比如,在2009年前兩個月,美國的汽車銷售已經下降了40%,全球芯片銷售在2009年1月下滑了29%。還有就是中國的玩具行業也受到了嚴重的沖擊。行業內大概有一半的公司在2008年就已經倒閉。不少人認為,在亞洲內部強勁的貿易和高度發達的國內消費至少會減輕危機對亞洲帶來的沖擊。其實我也是這些人當中的一員。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即使在亞洲也出現了經濟的衰退現象。這種現象是我們過去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各個企業和公司應該采取什么戰略呢?我想應該從不同的角度采取戰略,即短期和長期的視角。
從短期而言,我們必須保護自己的業務。缺乏流動性是當前許多公司面臨的重大威脅,特別是那些采取最大化杠桿率和獲取超額資產回報的公司。這種業務模式是不能持續的。但即使是那些進行穩健融資的公司業務,也越來越難以在金融市場上保持其流動性。因此在這種時候,采取優化經營、流動資本最小化和現金流量最大化的方式,對我們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長期來看,我們應該在經濟好轉出現的時候,有一個好的起點。一旦需求再次恢復,全球經濟將再次增長。我們需要一直銘記三個方面:創新、平衡的投資和合作與合并。
首先是關于創新,創新是實現未來增長的關鍵。但重要的是創新的質量而不是數量。我們需要新的技術來解決未來全球面臨的巨大挑戰:比如世界人口增長需要更多的糧食和水資源、住房以及交通方面的解決方案。同時,我們還應該找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辦法。
其次是平衡的投資。平衡投資是指我們必須認真地傾聽市場的聲音,避免造成產能過剩。我們必須密切關注產能的發展,避免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我們必須汲取過去的經驗教訓,避免下一次出現經濟泡沫。對于汽車、房子和計算機的需求,未來還將繼續出現增長,對中國而言,尤其如此。對于巴斯夫而言,這意味著我們需要保持對投資的承諾,特別是我們在南京的一體化基地的投資和上海、重慶的投資。但要在這些領域取得投資上的成功,關鍵是要和市場的步伐相吻合。
第三,合作與合并。在危機的時代,有一件事情變得比以往更加明顯,那就是我們是相互依賴的一個整體。相互的信任和合作可以帶來新的解決方案。而我們的任何挑戰的復雜性也在不斷增加。這就要求我們在研發、加強伙伴關系和合資企業中開展更多的合作。比如,巴斯夫就有很多的生產基地是和中方伙伴合資建立的。同時,合并也成為一種必要,它可以將盈利性較差的業務予以合并重組,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我認為現在我們更需要加快這一步伐。

巴斯夫歐洲公司董事會主席 賀斌杰
女士們、先生們:公司是能夠而且也會盡力走出這場危機。為了取得成功,我們的戰略需要有一個有利的總體框架。我們需要作為彼此的合作伙伴,加強協調和合作,來確保全球以及各自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在此我想強調以下三點:
第一,貿易保護主義解決不了問題。國際分工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如果建立壁壘只會損害所有的經濟體。
第二,過度投資將給市場造成負擔,通過新一輪不良資產的形成,造成未來嚴重的問題。
第三,采取單邊的措施在應對全球挑戰方面是不能夠奏效的。
女士們、先生們,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夠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采取強有力的戰略,我們就可以克服這場危機,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就像斯坦福大學的經濟學家曾經說過的,“危機是不應該被輕易浪費的,因為它可以轉化成機遇”。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