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安徽政壇近30年,一邊是政界縱橫捭闔,另一邊在資本市場肆意馳騁。直到2016年11月8日,陳樹隆的名字出現在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的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的名單中,這位“股神省長”才最終被跌落“神壇”。
2017年5月2日,陳樹隆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中央紀委的立案審查結論中強調:陳樹隆“既想當大官、又想發大財,長期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進行經商營利活動,大肆攫取巨額經濟利益,將商品交換原則帶入黨內政治生活,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違反工作紀律,違規干預和插手市場經濟活動及司法活動”、“濫用職權,造成國家財政資金重大損失,涉嫌濫用職權犯罪”
“插手市場經濟活動”、“國家財政資金重大損失”、“內幕交易”,這些敏感的字眼關聯之下,昔日“股神”于股市中所向披靡的秘密最終被揭開——陳樹隆通過動用國有資產“坐莊”股市大肆斂財的情況令人驚駭。
在陳樹隆“股神”傳奇的背后,海螺水泥(600585.SH)、海螺型材、三安光電、皖江物流、三七互娛等一大批涉及安徽的知名上市企業身陷其中。
據中央巡視組調查稱,陳樹隆主要通過股票證券市場牟利,這與他的專業出身有關。
在2002年陳樹隆開始進入黨政機構任職之前,他的經歷主要是在國有金融證券企業任要職。自“327國債”事件之后,1998年,陳樹隆出任安徽省信托投資公司總經理,并繼續兼任省國債服務中心主任、省財政證券公司總經理。2001年10月,安徽省信托投資公司與安徽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發起成立國元證券,陳樹隆成為首任董事長。
陳樹隆開始大規模進入股市也正是在1998年前后。
據《巡視利劍》介紹,1994年到1998年,陳樹隆擔任安徽國債服務中心主任期間,利用職權為私營企業主施永炒作期貨、拆借資金提供幫助,為對方帶來巨大利益,然后向對方索取回報,再用這筆錢投入股市,以錢生錢。
而身居高位的他,作為蕪湖市的一把手,蕪湖國有企業資產重組動向信息自然提前了然于心。
多重信源皆指向總部位于安徽蕪湖的海螺集團曾與陳樹隆之間關系匪淺。
作為亞洲最大的水泥供應商,海螺集團旗下共有海螺水泥和海螺型材兩家上市企業。
其中海螺型材的成功上市,陳樹隆功不可沒。
2000年6月,海螺型材借殼紅星宣紙成功上市,其背后便是在陳樹隆的斡旋下才得以順利成行。這也是陳首次運作的國企重組。
2009年,海螺集團牽頭成立國富基金,其董事長王文化,便是陳樹隆前秘書。國富基金注冊資本10億元,主營股權及二級市場投資。
國富基金最有名的一筆投資來自于三七互娛——這家同樣來自蕪湖的企業,于2011年2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在2015年中,三七互娛以10股轉增17股后,股價沖高到歷史高位。原本持有三七互娛11.36%股份的國富基金開始大量減持,在2016年初,獲得暴利后離場。
而蕪湖建投更是在陳樹隆股市發跡的關鍵,公開資料顯示,蕪湖建投直屬蕪湖市政府的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逾870億元。為更方便將國有資金直接炒股,2007年,蕪湖建投成立了全資子公司蕪湖創財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蕪湖創財)。陳樹隆的舊部胡強成為蕪湖建投的首任總經理。
此后陳樹隆通過蕪湖創財動用大筆國有資金炒股,在資金優勢的加持下,幾乎從無敗績。
陳樹隆一般采用“老鼠倉”的做法,既用國有資金“坐莊”的同時,自己私下買入,利用國資的資金優勢操縱股價,最終獲得巨額利潤。
陳樹隆自己也曾道出擔任蕪湖市委書記期間,在推動蕪湖市某國有企業資產重組過程中,違規購買大量股票,獲利數千萬元的實事。
公開資料顯示,其任蕪湖市委書記的時間是2008年6月-2011年12月之間。
歸屬蕪湖市國有企業的上市企業僅有海螺型材、皖江物流(蕪湖港)和海螺水泥。
在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間,上述三家企業僅有皖江物流進行了重大資產重組。
2009年8月13日,皖江物流發布公告稱,與淮南礦業、港口公司簽署了附生效條件的《蕪湖港儲運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協議書》,本公司擬向特定對象淮南礦業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鐵運公司和物流公司100%的股權。本次發行完成后,淮南礦業將成為本公司第一大股東,安徽省國資委將成為本公司實際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陳樹隆家,熱衷炒股的或并不只其一人,據悉,陳樹隆的妻子王傳紅本是一名教師,2006年調到蕪湖市國稅局后任副科級研究員,實際上是一直脫產在家炒股。而陳樹隆的弟弟和侄女則多年擔任他的操盤手,其一直在幕后指揮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