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巴斯夫MDI項目落戶三峽被指威脅水資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2-20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時代周報
核心提示:巴斯夫MDI項目落戶三峽被指威脅水資源  
  巴斯夫重慶MDI項目環評通過,即將落戶重慶化工園區。

  “在長江尤其是三峽庫區,也是下游六省一市水源地上建巨型化工廠,是誰給的膽子?!”一時間,網民圍繞三峽庫區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熱議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而巴斯夫重慶MDI項目,不過是威脅三峽庫區環境安全的眾多化工企業中的一家而已。

  重慶市按其“十一五”規劃,在三峽庫區的長壽、涪陵、萬州建立三大化工基地,發展天然氣、石油、醫藥、鹽化工等產業。

  據報道,目前,三個化工基地之首的重慶化工園區,已正式入駐企業70家,協議引資超過600億元,其中跨國公司16家,世界500強企業11家,上市公司19家。

  在巴斯夫重慶MDI項目引發的爭議中,公眾對三峽庫區環境安全的關心、對該項目環評公示信息和程序缺陷的質疑,與重慶市有關部門對外界質疑的低調和回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月7日,媒體披露了巴斯夫重慶40萬噸/年MDI項目環評通過環保部審查,“面臨環保大考”,等待有關部門最后批準的消息,引起公眾高度關注。

  巴斯夫重慶MDI項目被批準后,將落戶在三峽水庫庫尾、長江北岸的重慶化工園區之中。該園區位于重慶主城區下游53公里處的長壽區晏家街道。在重慶市政府的規劃中,重慶化工園區將被打造為西部最大的化工基地。

  炙手可熱的MDI

  受金融危機影響,去年11月,德國巴斯夫公司在全球關閉了80家工廠。與此同時,這家全球最大的化工企業卻斥資80億元,在重慶建立年產40萬噸的MDI工廠。該項目談判持續數年、總投資金額從最初的20億元、40億元飆升到現在的80億元,足以讓人感覺到MDI這一新興化工材料無法阻擋的神奇魔力。

  MDI的主要成分為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是生產聚氨酯最重要的原料。聚氨酯既有橡膠的彈性,塑料的強度,又有其他合成材料無法比擬的優點,應用廣泛。

  MDI市場潛力巨大。中國目前已經成為美國之外的MDI全球第二大市場,年增長率8%以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能生產MDI的企業,全世界屈指可數,主要集中在德、美、日、中四國。煙臺萬華是中國唯一擁有MDI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高企的技術壁壘、豐厚的利潤和廣闊的市場前景,讓MDI炙手可熱。

  據報道,巴斯夫重慶項目投產后,將形成年銷售產值500億元人民幣的天然氣化工集群,利稅超過100億元,可直接或間接帶動庫區25萬人就業。

  但高毒性、高污染、高風險,貫穿絕大多數化工產品生產流程,是化工行業一直難以擺脫的魔咒。一個化工產品誕生,在原料采購、運輸、倉儲和生產環節,都蘊含著隱患和風險。

  據綠色和平實驗室提供的資料,在MDI的一般生產工序中,需要先通過苯和硝酸的反應制造硝基苯。硝基苯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和氫發生反應,生成苯胺。與甲醛反應后形成重要的中間產物MDA,MDA再與光氣反應生成MDI。其中,硝基苯是易爆物質,且毒性極強,長期接觸會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苯胺同樣是可以通過皮膚和呼吸系統攝入的劇毒化學品。光氣劇毒易揮發,過量吸入會導致人肺衰竭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就是因硝基苯爆炸引起的,苯和硝基苯就是罪魁。光氣則是2008年齊齊哈爾光氣泄漏事故導致18人死亡的禍首。

  四川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教授艾南山對時代周報記者說:“化工企業是高危險高污染行業。化工產品的工業污染處理,一直是個世界性的難題。以污水處理為例,就沒有一個一體化的模式,不同的化工產品產生的污染差異很大,需要不同的方法治理。科學家一直希望研究出一種普世解決方案,比如超臨界治理等等,但進展不大。”

  接受記者采訪的10多位專家學者,以及民間環保人士,幾乎眾口一詞認定,化工污染和事故,毋庸置疑地威脅著三峽庫區和長江水資源的安全。

  三峽庫區不能承受之重

  在重慶的化工產業布局中,沿三峽庫區布局了長壽、涪陵、萬州三個化工基地,分別發展天然氣化工、石油化工和鹽化工。

  一位了解項目背景和內情,但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環保專家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在三峽庫區建三大化工基地有很高的風險,要充分地論證,聽取各方面專家,包括中下游各省市群眾的意見,再慎重決策。三峽庫區的長江水,關系到沿岸幾億人。人畜飲水、工農業生產用水,南水北調、東線用水都會有風險。政府要證實和充分研究這個問題,不能武斷地作出決定,以免像廈門PX一樣,已經投資了幾個億,最后被迫撤銷、搬遷,造成巨大浪費。

  專家還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去年,國家環保部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了巴斯夫重慶MDI項目的研討會,一位前化工部副部長堅決反對。他的理由是MDI生產需要用光氣,光氣毒性大,要有很大隔離帶和緩沖帶,僅緩沖地帶就要幾平方公里。

  專家表達了他的憂慮:重慶市的專家和發改委認為項目應該上馬。他們認為引進的是德國最先進的技術。但是,最先進的技術也無法確保萬無一失。只要化工項目在三峽庫區存在一天,隱患就如影隨形。

  長江論壇秘書長、前長江水資源保護局局長翁立達則從三峽庫區水資源現狀出發,提出自己的看法:“三峽水庫形成以后,水文情勢發生了很大變化。現在水流很慢,壩前到庫尾的水位差只有不到30厘米,水庫基本是平的。水體的自凈擴散能力,或者說納污能力、環境容量都受到很大影響。三峽庫區水質保護問題很嚴峻,雖然沒有超出預計,但是庫區支流已經開始富營養化,多處暴發了水華。”

  艾南山教授認為,建設長江上游的生態屏障,重慶和四川都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長壽老化工區的企業也應該縮減,現在大規模地沿江新建化工基地的做法,有很高的風險。產業轉移也要設立高一點的門檻,特別是不要依賴重化工業。重化工業的污染治理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最好別建在庫區,政府應該正視而不是回避這一點。

  2月15日,時代周報記者前往重慶化工園區“MDI一體化項目現場”,登上位于西山下的河泉水庫堤壩。河泉水庫位于當地人稱的西山山麓,是7萬人口的重慶長壽區晏家街道人畜飲用水源地之一,水庫容量200萬立方米。水庫堤壩下的河泉水廠,每天向晏家供應近3000噸飲用水。

  “我回去得問問,環評中是怎么考慮晏家水源地的。”與時代周報記者同行的重慶綠色志愿者聯合會負責人吳登明說。專家指出,化工產品MDI,從生產安全角度講,工作區距生活區至少需要幾平方公里的緩沖帶,還要隔離帶。而現場所見則是,MDI一體化項目現場指示牌,距離晏家生活區及水源地,都在不足3公里的半徑以內。

  在重慶市環保局網站和重慶化工設計院公布的《巴斯夫重慶MDI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簡本上,只有污染物處理技術的介紹,并沒有諸如與水源地和生活區相關的內容。也就是說,如果晏家居民的水源地依然是河泉水庫,那么,不論巴斯夫重慶MDI項目位于“MDI一體化項目現場”的任何位置,都無法滿足通常高毒性、高污染、高危險化工項目的安全規劃要求。

  呼喚真正的環評公報

  自廈門PX事件、成都彭州化工事件以來,在重化工業項目的立項和建設中,公眾的高度關注和積極參與,已經成為全社會環保意識和公民意識彰顯的象征。

  而巴斯夫重慶MDI項目,此前公布的環評公報卻引起了廣泛的爭議。眾多專家、公眾和環保人士一致的看法是,該項目環評公報披露的信息不足,方式有缺陷,忽視公眾的知情權,回避輿論監督。
  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楊勇在書面答復時代周報記者的采訪時,對環評提出三點看法。

  第一,環評公示內容太簡單,缺乏提意見的依據和判斷。比如廢氣、廢水等沒有排放總量數據。也沒有建設等環境質量背景和環境容量規劃。項目污染物處理工藝、排放標準、投資和成本等均沒有交待清楚,這樣的公示意義不大。

  第二,環評結論說該項目對環境質量無明顯影響,具有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這種結論太模糊,不好判斷。

  第三,環評應該把巴斯夫在全球的相關化工項目環保業績情況作公示,讓公眾了解。

  重慶綠色志愿者聯合會會長吳登明則強調,在水環境容量的評估中,三峽庫區應當以湖泊作為環評依據,若以河流為標準,就不符合實際。

  另有環保人士也要求,應該公布參加環評的專家名單和評語,讓環評過程陽光化,讓環評專家真正擔負起環評者的責任,保障環評結果真實不虛,維護環評的尊嚴。

  2月13-14日,時代周報記者連續致電該項目環評第二次公示電子文本后所列的環評單位電話,均無人接聽;多次致電重慶環保局工作值班電話以及宣教處電話,僥幸接通一次,工作人員以環評意見還在收集整理中為由,對記者的提問不予回應。

  時代周報記者致電重慶市政府新聞辦,電話無人接聽;致電項目投資中方代表重慶化醫投資控股集團公司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王珂。王珂聲稱對該項目的情況不清楚,讓記者直接詢問“MDI一體化項目”指揮部。記者請求提供指揮部電話時,王以不知道為由拒絕。

  在采訪屢屢碰壁的過程中,時代周報記者從公布重慶巴斯夫MDI項目環評第二次公示簡本的網站重慶在線以及重慶化工設計院網站發現,作為聯合環評承辦人之一的重慶化工設計院,只有乙級環評資質,而且是該項目中方投資人重慶化醫投資控股集團的下屬企業。

  2月15日,星期天,重慶市環保局網站于下午6時15分在環保信息欄目發表了《重慶MDI項目環境保護情況》的信息。15日,該信息被新華社以“重慶環保局:重慶MDI項目能夠保證三峽庫區水環境安全”為題轉載,文中強調項目技術先進,環評合格。

  巴斯夫公司獨家回應

  2月13日,時代周報記者通過電話和郵件采訪了巴斯夫北京辦公室媒體公關部田麗君女士。“MDI生產過程中產生一種叫光氣的氣體,是公眾和我們做化工的人最關注的一點。它是整個項目當中最重要的部分。”田麗君認為,巴斯夫30多年MDI安全生產的經驗,可以確保重慶項目MDI的安全。

  時代周報記者請田女士確認,巴斯夫在全球是否還有類似重慶MDI項目的項目,選址在河流上游,大型水庫庫區。田女士稱水運是大型化工企業原料的主要運輸方式,巴斯夫企業建在河流和海邊是慣例。但后來在郵件中,巴斯夫重新確認重慶MDI項目是該公司唯一設在河流上游庫區的MDI項目,但巴斯夫位于德國路德維希港的總部在萊茵河上游,是建于19世紀的世界最大的一體化化工綜合生產基地。

  提及綠色和平組織指責巴斯夫在環境污染信息公開方面對中國使用雙重標準,并且至今沒有向中國公眾公布其在華工廠的污染物排放信息,巴斯夫回應時代周報記者稱:“我們遵守中國法律,政府規定公布的信息,都公布了。”

  2月17日,時代周報記者收到巴斯夫公司方面發來的郵件,是巴斯夫就外界對重慶MDI項目質疑的唯一回應。內容除重申巴斯夫生產的安全性以外,談到了選擇項目所在地重慶的理由。

  巴斯夫稱:“接近原材料貨源、市場的發展潛力、技術人員的支持、物流的相關配套以及環境等各方面。環境、健康和安全一直都是我們對所有的項目選址的一個最重要考慮條件。巴斯夫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和(韓國)麗水的MDI裝置也都是基于以上的考慮因素而建立。”

  “重慶位于長江上游的戰略要地,是中國五鄰省的門戶城市以及西部地區經濟生產和運輸的樞紐,擁有8.2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和近4000萬人口。”

  “重慶是中國的西部門戶,具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可以服務于內地市場以及全中國。”

  在郵件的最后,巴斯夫再次強調:“更重要的是,重慶自身有一個宏偉的發展計劃。MDI項目只是重慶化工園區的裝置之一。”這可以理解為,巴斯夫重慶MDI項目落戶三峽庫區,重慶市政府的想法更重要,在巴斯夫之前那里已經有數十家化工企業。

  沿江化工布局之困

  一位從事了20多年化工環保的專家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在上游庫區建化工基地,全世界絕無僅有!”

  在2007年的“兩會”期間,就有“長江流域產業布局必須調整”和“建立水環境安全預警機制”的呼聲。

  長江論壇秘書長翁立達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全國一半以上的化工企業集中在長江流域。每天進入長江的生活和工業污水相當于一條黃河。”

  “如果沿江各省市均按已制定的"十一五"規劃布局相關產業,那么長江流域水環境安全非但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而且將面臨更大的風險和隱患。”全國政協委員陳凌孚對于長江流域“十一五”的重化工產業布局深表憂慮。

  如何解決化工布局之困,艾南山教授認為,要打破現有格局,化工園由國家集中布局、集中管理,統一治理污染,實現真正的一體化,這樣才能將其對環境安全的威脅降到最低。

  翁立達認為,因為三峽水庫的存在,庫區經濟發展的產業政策和產業結構調整,就應該區別對待:“如果沒有三峽水庫這個因素,上化工項目,武漢、南京能上,重慶也應該沒問題”。

  “三峽工程在防洪、發電、航運方面效益巨大,主要的受益者是中下游。但它也有不利的一面,主要體現在庫區。”翁立達認為,庫區數千萬人口要生存,就要引進工業,發展經濟,這可以理解。但如何解決庫區環保和發展之間的矛盾,則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如果沒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對受損方的補償機制,比如財政轉移支付等,問題就難以解決。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