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嘩眾取寵,還是眾人皆醉我獨醒?大摩在雄安新區概念炒的如火如荼之時,一盆冷水潑向金隅股份。
4月5日,摩根士丹利發表研究報告給予金隅股份“減持”評級,并表示,金隅股份4月3日的股價反彈35%,以此估計的該公司市值意味著公司每噸產能對應的企業價值為531元人民幣,高過同業29%,這為其水泥銷量及每噸毛利的牛市情況帶來折扣。
此外,大摩認為,市場或忽略了該公司在北京的低成本土儲已開始耗盡以及來自冀東發展的非地產業務貢獻下降。鑒于此,該行對金隅股份今、明兩年的盈利預測為低過市場預期20%,同時將金隅評級由“增持”降至“減持”,目標價由4.65港元降至3.1港元;金隅A股評級由中立下調至減持,目標價由3.9元人民幣下調至2.7元人民幣。
該行稱,雄安新區估計將帶動每年的水泥需求上升880萬噸,華北水泥需求每年上升8%,每噸水泥價格平均上升10元人民幣,估計將帶動金隅股份及冀東水泥今年盈利上升14%及29%。
雖然同意雄安新區的建設將對金隅集團的水泥業務有正面推動作用,但大摩認為市場對此利好作用過于興奮。
然而市場的熱情并沒有因為大摩的一份研究報告而熄滅。截至發稿,金隅股份港股報價4.8港元,升10.34%,最高報價5.25港元,主力凈流入1.7億港元。
大摩的“冷眼”似乎沒有在這波大勢中挑起波瀾,更何況還有其他同行紛紛發表研究報告為金隅股份“助威”。
匯豐證券發表研報表示,中央決定設立雄安新區,估計京津冀地區比重較大的水泥及水務股會是最大受惠者。其中,預計金隅是潛在受惠股,給予其“買入”評級。
瑞信表示,雄安新區的設立,將助力水泥產品需求提高。而與冀東集團進行重組的金隅股份擁有河北水泥龍頭冀東水泥股份的45.43%,或將成為直接的受益者。
美銀美林稱,金隅在京津冀的業務比重大,設立雄安新區后,以京津冀現時一年水泥需求為1.12億噸計,預計可每年增加約18%水泥需求,并估計區內水泥業或整合及關閉,有助收緊京冀津地區的水泥供應。
此外,美銀美林稱,金隅在保定區擁有四間廠,有機會轉為住宅或商業用途,金隅工業用地約900萬平方米,其中約500萬平方米可很大機會轉用途發展,目前目標價只計入工業地價值每股0.8港元,但潛在可再有每股0.7港元-1.6港元升值空間。
雖然多家外資券商、機構表示看好,但是從交易寶券商席位凈買入、凈賣出來看。4月5日,金隅股份港股凈買入最多的是通過深港通、滬港通的內地資金,而賣出席位中,多為港資和外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