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中下旬開始,國內水泥股“忽如一夜春風來”,漲成一片。上漲水泥股中,有華新水泥、海螺水泥這樣的行業龍頭股,也有業績表現貌不驚人、屢屢靠減持股票“翻身”的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600820.SH,以下簡稱“福建水泥”)。
福建水泥1月17日晚間發布2016年年度業績預盈公告。在過去數年時間里主營業務陷入虧損泥潭,減持興業銀行股票屢屢扮演著福建水泥扭虧的重要角色,2016年業績預盈原因中出現該筆投資收益身影。
去年3月份,福建水泥的管理層遭遇了一場動蕩,福建水泥原管理層班底幾乎消失殆盡,此后,華潤水泥系人員大舉進入福建水泥的管理層,而這一眾人事的變動也引發市場對福建水泥與華潤水泥重組的猜想。一位熟悉福建水泥行業的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現在福建水泥的運營由華潤做主導。
“依賴出售股票‘進補’雖可保公司不致于虧損,對福建水泥而言,在企業重組與市場整合上尋求突破,進而扭轉經營頹勢,或許才是真正的‘藥方’。”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主營業務虧損與大環境有關
福建水泥1月17日晚間發布2016年年度業績預盈公告稱,預計2016年年度經營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200萬元到1600萬元。上年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9億元。
公司表示,業績預盈的主要原因為:出售興業銀行股票1951.2萬股,實現所得稅前投資收益約2.48億元;毛利率提升及期間費用降低,公司主營同比大幅減虧;擬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金額同比減少較大。
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09年,福建水泥就開始通過減持銀行股票來對沖盈利虧損,實現業績扭虧。因此,出售股票實現巨額投資收益的解釋并不稀奇,而“毛利率提升,主營同比大幅減虧”的說法值得關注。
去年第三季度,國內水泥行業迎來了一定的復蘇跡象。受益于需求改善和價格上漲,A股十多家水泥上市公司業績均有改觀。中金公司分析顯示,去年第三季度,A股17家水泥上市公司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5%,實現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長472%。
然而,行業整體雖然逐漸回暖,福建水泥卻依然持續虧損。繼去年全年虧損近4億元后,該公司今年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8.05億元,同比下滑27.9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73億元,同比增長63.99%。另外,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扣非歸屬凈利潤為-1.87億元。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扣非歸屬凈利潤為-0.74億元,環比下滑131.25%。
轉機發生在第四季度。卓創水泥行業分析師侯林林向記者表示,2016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受煤炭價格上漲及旺季協同影響,福建市場水泥價格恢復性上漲。
記者得到的一份2016年11月、12月福建省交通工程主要材料價格數據顯示,去年11月份,福建水泥市場受原材料、煤炭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及“百日攻堅戰”需求拉動等影響,水泥價格持續大幅上漲,部分地市出現限量銷售等現象,月均價呈大幅上漲,環比上漲9.9%,同比上漲17.1%;到了12月份,水泥價格上漲的態勢仍在持續。福建水泥市場受原材料、煤炭價格持續上漲及年底工程搶工需求拉動等影響,水泥價格呈漲后回穩之勢,價格創近兩年新高,月均價仍有所上漲,環比上漲4.5%,同比上漲22.4%。
除此之外,福州P.O 42.5散裝水泥市場價也顯示,去年10月份,福州P.O 42.5散裝水泥平均價為270元/噸,雖仍同比下滑1.82%,但已環比增長5.88%;11月份,平均價為347.75元/噸,同比上漲26.45%,環比上漲28.80%;到了12月份,平均價為364.19元/噸,同比漲幅更是達到32.43%,環比上漲4.73%,去年年內首次實現兩個月內同比、環比雙雙上漲。
侯林林解釋稱,福州是省會城市,三明、南平、泉州等地水泥企業都視福州為重要市場,福州的走勢跟福建全省價格走勢基本一致。這跟福建省交通工程主要材料價格的兩組數據也基本一致,“福建水泥市場回暖,福建水泥直接受益。以去年半年報披露的數據對比,公司水泥產品的毛利率為1.11%,而同期華新水泥、冀東(295.67元/噸,-0.22%)水泥、海螺水泥的毛利率分別為22.05%、15.06%、29.65%,差距顯著。水泥價格上漲,福建水泥的毛利率也有望出現恢復性增長。”
對于公司主營業務問題,福建水泥證券事務代表林國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主營業務虧損跟市場大環境有關。“公司方面再怎么樣努力也很難去改變。當然從目前來看,現在的形勢跟去年比起來,今年會更好一點。今年不敢說主營業務會盈利,但繼續扭虧應該是看得到的”。
與華潤水泥重組事宜進展緩慢
福建水泥目前95%以上的主營收入均來自于水泥產品銷售。去年上半年,公司水泥產品的營業收入為4.99億元,占總營收比例為98.62%。侯林林表示,公司毛利率提升的背后,或許還與華潤水泥的入局有關。
“福建水泥在經營方面基本是華潤主導,在人員配置、市場營銷等方面有所改變,華潤的方式更市場化,對福建水泥的運營效率提升以及經營業績改善均有所幫助。”侯林林介紹道。
侯林林提到的“改變”指的是,去年3月份,福建水泥的管理層遭遇了一場動蕩。去年3月9日晚間,公司密集發布辭職公告,福建水泥原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2位)、總會計師以及監事會主席一并辭職,福建水泥原班底幾乎消失殆盡。此后,華潤水泥系人員大舉進入福建水泥的管理層,而這一眾人事的變動也引發市場對福建水泥與華潤水泥重組的猜想。
值得注意的是,福建水泥控股股東福建建材,為福能集團和華潤水泥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華潤水泥投資公司持股49%。與此同時,早在2014年,福建水泥方面就和華潤水泥投資有限公司各出資1020萬元和980萬元合作成立福建省福潤水泥銷售有限公司。華潤水泥和福建水泥在福建市場目前由兩家公司合營的福潤公司統一運營。
一位熟悉福建資本市場的人士向記者表示,這個事情(福建水泥和華潤水泥的重組)已經說了很多年了,最近沒聽到有什么進展,“不過有意思的是,現在不少福建水泥的管理層原先本來就是從福建水泥出去的,加入華潤水泥以后去年人事更替時又回到了福建水泥,核心人物就是在水泥界很有名、現任總經理何友棟。”
記者發現,2010年6月3日,福建水泥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公司總經理何友棟辭去總經理職務,“因工作調動而辭職”。資料顯示,何友棟隨后于當年7月加入華潤水泥,并于2013年2月起獲委任為華潤水泥福建大區總經理。
有分析指出,由于種種原因,福建水泥和華潤水泥的重組有可能走的是一條“人事整合與市場整合先行”的道路。
據侯林林介紹,福建水泥公司主要市場集中在三明、福州、南平、寧德等福建北部地區,閩南主要是華潤水泥和紅獅(288.33元/噸,0%)水泥,而福建沿海則主要是海螺水泥。“華潤確實有意把福建市場整合起來。畢竟在間接參股福建水泥之前,華潤在三明、南平、寧德市場基本是空白的。而收購建福南方水泥(285.62元/噸,0%)50%股權一旦達成,華潤就等于把南方水泥趕出福建水泥公司了。”
福建水泥和華潤水泥整合福建水泥市場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招商證券2015年的一份研報顯示,華潤水泥與福建水泥在福建省內產能占比達32%,兩家企業合作之后將增強在區內的話語權。“今年兩家水泥的銷售工作將正式由合資子公司統一負責,成為兩家水泥整合元年”。
另外,根據侯林林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福建水泥加上華潤水泥,二者目前在福建市場的市場占有率為22%左右,第二是海螺,海螺大概是12%的占有率,第三是紅獅,紅獅占有率大概是11%。“原來華潤水泥占12%,福建水泥占10%,合并之后就遠超海螺紅獅了,相當于是市場已經經過了初步整合。”
對于市場上所說的福建水泥和華潤水泥重組一事,林國金表示,公司當年是想跟華潤水泥合作,于是成立了福潤水泥銷售有限公司,不過,由于兩家公司是兩個不同的利益主體、兩個不同的細分市場,市場整合非常復雜。除非把兩家公司的產品都拿到福潤來銷售,賣去哪里、賣什么價都由福潤說了算,但這種情況實際上又是很難做得到的。所以這個公司到目前為止實際上還沒辦法按照原先所設想的那樣去運作起來。“與華潤水泥成立銷售公司的整合屬于‘市場重組’,目前來說進展還是非常緩慢的,看今年會不會有比較大的力度去做這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