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同濟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與鴻得利重工校企合作簽約儀式在中德學院舉行,此次簽約標志著上海鴻得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與國內高校多重合作的序幕正式拉開。同濟大學校院黨中支書記周家倫、校黨委書記張建榮、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教研室主任王繼平、上海市混凝土行業系會秘書長陸德良、鴻得利重工董事長徐沛良、總經理徐建華等出席了簽約儀式。
作為中德職教合作紐帶的同濟大學中德學院,將在今后兩年內為鴻得利重工提供人才,技術,管理等多方面支持。上海鴻得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將5%的營業利潤作為研發費用,雙方合作致力于3-5個新產品的研發目標。鴻得利重工董事長徐沛良先生表示,與同濟大學的合作是鴻得利重工建立世界研發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為日后企業上市起到積極地推進作用。校方代表王繼平先生表示,校企合作是教學的必要環節,中德學院也將積極利用同濟大學的各種資源,讓合作雙方在發展中都能感受到提升和改進。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優化生產成本、整合社會優勢資源將成為企業高效發展的利器,與高等院校的多重合作已成為工程機械行業企業謀求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作為混凝土機械專業生產商,上海鴻得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此次與同濟大學的合作,必將推動企業技術水平的提升,為我國混凝土機械行業進步做出貢獻。
作為中德職教合作紐帶的同濟大學中德學院,將在今后兩年內為鴻得利重工提供人才,技術,管理等多方面支持。上海鴻得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將5%的營業利潤作為研發費用,雙方合作致力于3-5個新產品的研發目標。鴻得利重工董事長徐沛良先生表示,與同濟大學的合作是鴻得利重工建立世界研發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為日后企業上市起到積極地推進作用。校方代表王繼平先生表示,校企合作是教學的必要環節,中德學院也將積極利用同濟大學的各種資源,讓合作雙方在發展中都能感受到提升和改進。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優化生產成本、整合社會優勢資源將成為企業高效發展的利器,與高等院校的多重合作已成為工程機械行業企業謀求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作為混凝土機械專業生產商,上海鴻得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此次與同濟大學的合作,必將推動企業技術水平的提升,為我國混凝土機械行業進步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