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冀東水泥重大資產重組媒體說明會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會議室召開,詳細介紹了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期間,與會相關負責人就媒體關心的金隅與冀東水泥重組必要性問題做了詳細說明。
從宏觀政策背景上,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等國家政策,給本次重組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從行業發展來看,這次重組也是順應國家鼓勵兼并重組和化解過剩產能的政策精神,符合行業發展規律。近年來我國水泥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總量過剩、區域過剩、結構不合理及盈利水平區域分化嚴重的矛盾。其中,京津冀地區產能結構性過剩及供需矛盾更為嚴重。截至2015年底,京津冀地區水泥總產能約2.9億噸,水泥與熟料的產能比為2.8,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9。2015年全年水泥產量1.04億噸,增速同比下降15.4%,水泥產能利用率約35.6%。熟料產能為1.06億噸,全年熟料產量0.47億噸,產能利用率44.3%,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產能過剩、市場集中度低導致低價惡性競爭,市場秩序混亂,水泥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各企業盈利水平嚴重下滑,行業利潤率下降到近十年來最低水平,2015年華北區域呈現出歷史罕見的全行業虧損狀態。水泥行業已步入最艱難時期,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產能嚴重過剩、需求微增長、環保約束力強將成為水泥行業的新常態。
在這種背景下,京津冀地區企業此前也曾采取階段性停產、限產等多種市場協同舉措,但仍然無法改變供需嚴重失調、惡性競爭、行業虧損嚴重的市場局面,原因在于主要水泥企業之間存在競爭,未在產權關系上形成紐帶,根本利益上存在沖突。
就冀東水泥本身而言,受行業和市場影響,公司2015年虧損較大。如果區域市場得不到徹底有效的改善,冀東的虧損預計還將持續,進而帶來公司業務發展、生存乃至社會穩定問題,因此自身也存在重組的迫切要求。
其次,為什么是跟金隅重組?
金隅股份和冀東水泥是京津冀地區最大的兩家水泥企業,其中金隅股份約80%的水泥產能位于京津冀地區,冀東水泥約40%的產能也位于該區域,兩家合計在該區域的產能約7800萬噸,產量約5000萬噸,合計市場占有率約為50%,業務區域的重合度最高。兩者進行重組,能夠取得其他任何合作對象都達不到的效果。
本次重組完成后,冀東水泥將成為金隅股份旗下唯一水泥、混凝土運營的上市平臺,成為全國第三、京津冀地區最大水泥企業。區域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競爭格局將得到根本改善,區域水泥價格也有望回歸市場合理水平。本次重組方案公布后,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均給予了大力支持,我們有信心將本次重組打造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水泥產業整合的典范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