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經營狀況惡化 中聯重科A股回購可能重蹈H股覆轍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6-1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界面 關耳浩
核心提示:中聯重科的凈利潤從逾80億元暴跌至不足1億元。截至2015年末,中聯重科的凈利潤只有可憐的8000多萬元。遭遇行業低迷的中聯重科認為行業有望探底企穩,于日前推出了10億元的A股回購計劃用以注銷。

中聯重科的凈利潤從逾80億元暴跌至不足1億元。截至2015年末,中聯重科的凈利潤只有可憐的8000多萬元。


遭遇行業低迷的中聯重科認為行業有望探底企穩,于日前推出了10億元的A股回購計劃用以注銷。


這已經不是中聯重科第一次回購公司股票了。中聯重科曾于2015年6月29日推出H股回購計劃,實際回購4182.18萬股,耗費資金1.60億港元。然而,港股的回購計劃并沒有帶來預期的股價上漲,從2015年6月29日推出回購計劃至今,中聯重科H股股價跌幅為52.95%。


過去5年,中聯重科的營業額自480.71億元下降至在2015年末的207.53億元。事實上維持這一營業額已屬不易。公開的財報資料顯示,中聯重科的營收周期在快速延長。在營業收入出現同比下滑的前提下,中聯重科的應收賬款并未同步減少,存貨余額更是實現了大幅增長,自2011年的96.55億元持續增加至2015年末的140.83億元。這意味著這家公司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回收其現金流。以營業周期來看,中聯重科2015年末達到了813天,相比2013年大幅延長了222天。


營業周期的延長意味著中聯重科的現金流將會遭遇挑戰。過去三年,中聯重科現金一直呈現負增長狀態,平均每年的現金凈流出金額約為30億元。這也導致中聯重科手里持有的現金從2012年最高的200億元下降到2015年末的115億元。由于營業周期的延長,公司難以及時收回現金,同時公司還不得不拿出大筆的現金用于采購以維持正常的企業運營,這是導致現金凈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僅僅在2014年和2015年兩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流出額就高達110億元。


多虧了2014年發行的89億元的債券,讓中聯重科保持了現金流的大體平衡。


不過,不管怎樣,中聯重科畢竟手里有了115億元的現金。盡管這一數據到一季度末,已經下降到了105億元。中聯重科手握這些現金需要精打細算——公司有短期借款債務金額就超過了60億元,需要在未來不超過一年時間支付,公司還需要應付每個季度大約40億-50億元的采購、費用等日常經營開支。


這樣來看,中聯重科手頭現金并不算寬裕。


就是這樣的一家公司還是打算拿出10億現金用于回購公司股票,目的在于提高公司價值。市場看起來并未認可這個目的,即使溢價29.5%回購,截至14日收盤,中聯重科股價僅僅上漲3.99%。


股價表現折射投資者疑慮。


實際上,中聯重科這幾年的經營業績似乎也難以提振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


2011年以來,受宏觀經濟走弱的影響,工程機械行業陷入低迷,并且一直延續到今天。作為行業內的領軍企業之一,中聯重科在這場行業寒冬中也未能幸免。


從營業收入來看,2011年以來中聯重科營業收入遭遇腰斬。自2013年起,連續三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均為負值,2016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速也未發生改善,下降20.07%。


中聯重科近5年營業收入情況


與之相對應的是,中聯重科的凈利潤出現了更大幅度的下滑,5年時間從逾80億元暴跌至不足1億元,截至2015年末,其凈利潤只有可憐的8000多萬元。2014年和2015年甚至出現了連續兩年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超過80%的慘狀。2016年一季度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60億元,同比大幅下滑72.25%。


中聯重科近5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情況


沒有跡象表明中聯重科的盈利能力開始回升。至少從一季度的財報來看,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還在下滑。而提升公司價值的核心在于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依賴回購只會短暫提振股價,對于股東回報算是好事,但是也只能是短期奏效。港股市場上中聯重科的股價走勢可以作為一個有效的參照。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