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天軍(右)與同事在訂單交付評審現場
魏天軍,入司5年一直立足崗位、兢兢業業,他工作經驗豐富,現任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公司營運部運行監管室主任。從普通員工到科室主任,他用精益求精、堅守責任的工作態度詮釋了中聯人的“極致工匠精神”;他用勇于創新、堅持不懈的作風抒寫了中聯人的堅韌與執著;他用舍小家顧大家、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向我們傳遞著中聯人的正能量。
身兼重任 變革生產管理
2015年,面對分公司存貨管控壓力陡增、產銷矛盾突出的嚴峻形勢,魏天軍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在與咨詢公司充分溝通、多次論證后,適時向分公司提出了推行訂單式生產管理模式的建議。該建議很快得到采納并實施,他也被任命為該項目的總協調。為了盡快建立健全這個生產管理模式,他帶領項目團隊加班加點,梳理了上萬條歷史數據,通過高密度、多頻次的專項會議,逐步完成了營銷、營運及生產各環節管控規則的制定,確保了項目如期上線。盡管困難重重,但他和團隊僅用了不到20天的時間,就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啟動,這被同事們稱為“魏天軍速度”。為了鞏固項目成果,項目上線后他堅持召開周例會,對運行過程中的問題反復修正并規范。截止2015年底,分公司總存貨下降16%,生產承諾交期達標率提升至99%、營銷訂單準時交付率提升至93%。
訂單生產模式的成功運行,魏天軍得到了總部的肯定。目前該模式已在其他分公司廣泛推廣,并被作為成功案例收錄于《掘金供應鏈——如何從以產定銷到以銷定產》一書中。
精益求精 追求細節
為保證營銷工作相關數據的精準,魏天軍總是認真把關、精益求精。在一次月度產銷會議資料的預審中,他發現駐外樣機庫存數據異常,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員工看到魏天軍的表情,馬上匯報:“主任,海外庫存數據因為時差關系還沒來得及最后確認。會后我一定馬上確認。”聽完,魏天軍笑了笑,語重心長地說:“計劃管控是存貨控制最重要的‘防火墻’,我們必須特別謹慎。庫存數據又是計劃制定的基礎,我們還是等這份資料的數據落實后重新制定吧。”說完,他帶領團隊成員,對國內及海外共83個樣機的庫存數據進行了逐一核實。為了趕上第二天的會議,在所有數據清理完成后,魏天軍又指導相關人員對計劃進行了調整。當所有工作完成時,已快天亮。可在魏天軍看來,這一切的辛苦都值得,因為工作中任何“不嚴謹”都可能決定成敗。這就是他精益求精、不放過任何細節的表現。
敬業奉獻 源于家人的支持
魏天軍現在的崗位加班是常態,有時加班太晚,他就睡在員工宿舍。而妻子為了支持他的工作,毅然辭職全力照顧家庭。
有一次,妻子有事外出,交代魏天軍下班后接女兒回家。可是臨近下班,他卻接到了新任務。他只好讓女兒的班主任暫時代為照顧。可是直到班主任下班了,魏天軍還沒忙完,他只好讓女兒在學校多等一會。可接二連三的工作,讓魏天軍不得不讓女兒一等再等。電話中,女兒委屈的哭聲讓魏天軍心疼:“爸爸,同學們都回家了,天也黑了,我怕!”可他只能安撫兩句便掛了電話。等所有工作處理完畢已經九點多了,想起還在學校等待的女兒,他匆匆趕了過去。路上魏天軍隨便買了點吃的填肚子,女兒看到他狼吞虎咽的吃相,心疼地說:“老爸你這時候才吃飯,太不會照顧自己了!”聽到女兒的責備,魏天軍欣慰地笑了。
對于魏天軍的工作,妻子明白、理解,因此她親手送了一盆向日葵和一個女兒的相冊,讓他知道家永遠是他堅強的后盾。
2014年3月,魏天軍的母親被確診為癌癥晚期,但他正忙于關鍵項目推進中,他向單位隱瞞了這一情況,直到項目順利上線。一年后,母親仙逝,魏天軍滿是愧疚地說:“母親病重時,一直說不要因為她的病情影響我的工作。我未能在床前盡孝,這是我對母親的虧欠。但是我也相信,母親看到我的工作成果時,會欣慰、理解的。”
作為丈夫、爸爸和兒子,魏天軍總是愧疚于忙工作而疏于照顧家庭。可工作和家庭之間,他始終把工作擺在第一位。他用一個個忘我工作、敬業奉獻的鮮活故事,不斷向我們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