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國際市場 » 正文

看3D打印技術如何改變傳統混凝土建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0-1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 周彬娟
核心提示:3D打印無處不在,它不僅能快速還原產品原型更能打印居家住宅,可以說3D打印時代的到來正一點一點改變著世界現狀。但為什么這種高科技技術至今還未能徹底改變現代基礎設施呢?傳統混凝土建筑所用到的水泥擁有廉價、用途廣和運輸方便等優點是原因之一。


3D打印無處不在,它不僅能快速還原產品原型更能打印居家住宅,可以說3D打印時代的到來正一點一點改變著世界現狀。但為什么這種高科技技術至今還未能徹底改變現代基礎設施呢?傳統混凝土建筑所用到的水泥擁有廉價、用途廣和運輸方便等優點是原因之一。


雖然有著傳統建筑不可媲美的優勢,但這絲毫不能讓3D打印技術在混凝土行業失了風光。在今年的芝加哥建筑雙年展上,麻省理工學院自組裝實驗室Gramazio Kohler研究員就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利用3D打印機打印出建筑的創意設計。他們利用算法放置細繩將巖石塞在一起,然后就能造出一個4米高的圓形石柱,Gramazio Kohler研究員解釋說,這項技術是利用打印技術,用容器一層一層地安置好材料,將黏合劑(在此使用的是細繩)固定到每一片材料上即可。



GKR項目安裝負責人Andreas Thoma補充道:“壓碎的片麻巖經過地層深處的高壓高溫形成變質巖后再漸漸形成建筑,之后再開始往上添加能夠承受極大外來力量的承力結構。這樣不僅能被設計成各種建筑造型,并且如果你想要圓形石柱消失,只需撤走里面的細繩帶走巖石即可,圓形石柱就會像從未出現過一般神奇。而從傳統建筑的角度來分析,這種技術具備可拆卸以及能在沒有材料損失的情況下進行重組,可改變建筑模型,并改變人們對永久性或者臨時性住宅的觀點。”


雖然這一項目自2014年開始就被麻省理工學院和GKR進行研究,他們反復進行材料測試、細繩樣式以及制造方法,但其實項目的靈感早在2011年就已萌芽生長。


事情的起源還得從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Heinrich Jaeger博士主持的一場建筑物理和材料科學會議說起,當時來自不同地方的科學家們在會上共同探討“如何將阻塞現象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而同是參會人員的麻省理工學院和GKR成員就是在這次會議上碰撞出了創意火花,更在多年后向大家展示了這一驚人研究。不過 正如Thoma所言,這只是我們朝某種混凝土替代品又邁近了一步。(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