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徐工:痛失黃金時代發展機遇太可惜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8-0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證券報
核心提示:徐工:痛失黃金時代發展機遇太可惜 
  兩天的采訪讓記者感到,徐工的艱難改制是中國國有企業朝著現代企業制度轉型的一個縮影。

  在中國工程機械發展最好的時代,徐工的整體機制沒有理順,在一定程度上錯失了行業發展的黃金期;而它的同行與競爭對手們,卻抓住了機遇乘勢而上,業績驕人。

  有研究員認為,在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改制的方案失敗后,徐工通過注入資產實現整體上市是“目前條件下最好的選擇”。因為“利用資本市場獲得融資能力和發展能力”是這家特定企業的必由之路,也是唯一之路。話說回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作定向增發,顯然時機不是最好,可徐工再也拖不起了。

  事實上,市場普遍預期,如果不是因為受凱雷收購案的拖累,徐工集團早就可以通過整體上市獲得融資能力和快速發展能力,現在做雖然有些晚,但還是比不做強。可惜的是,下一個行業發展的黃金期恐怕要等上一陣子了;而且,徐工為凱雷收購案付出了高昂的成本——人力、物力、財力,還有被牽扯的精力。

  有專家提醒,雖然徐工的主要資產實現整體上市,但公司的最大缺陷——國有股權缺乏人格化監督和約束機制——依然沒有實質性改變。換句話來講,徐工科技的競爭力并沒有獲得根本性提升。

  注入資產中有部分產品做到了市場最大,但是毛利率和凈利率不高。

  的確,徐州重型這幾年出現了爆發性增長,它也是注入資產中最為優質的部分。

  徐州重型汽車起重機業務市場占有率高達55%,并且出口占比超過20%,毛利率在25%左右。但同時也面臨很多競爭,包括快速成長的中聯和即將上馬起重機產品的三一,而后者在市場中的快速成長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也就是說,徐州重型的對手都是競爭力和沖擊力很強的公司。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不止一位行業專家指出,在類似工程機械這樣的高度競爭行業,人的因素非常關鍵。如果經營層的觀念不變,“上不上市”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面貌。徐工的收入規模、產品種類、行業地位都是國內第一,國際上也數得著;但在21世紀的前十年里卻慢慢從以往的“主流”演變成“非主流”,從“行業翹楚”變成“沒落的貴族”,而且這是在整個行業景氣提升的情況下出現的,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