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 世界混凝土品牌的底色
引 言
中國混凝土產能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發展勢頭至今方興未艾。在這種前所未有的發展大潮中,中國混凝土產業的綠色旗艦方陣正在異軍突起。有一家蓄勢 已久的混凝土企業,她橫跨國內20余個省市區,市場遍及華中、西南、西北、華北、東南、東北等區域乃至海外,就像一條橫空出世的蛟龍,雄踞在中國混凝土產 業的版圖上。更為珍貴的是,她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實踐,已成為提升中國綠色混凝土產業海拔高度的中堅力量。
她就是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建西部建設)。中建西部建設是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簡稱中國建筑)打造的第一家獨立上市的專業化公司,也是中 國建筑商品混凝土業務發展的唯一平臺。2013年,中國建筑整合旗下六家以商品混凝土為主業的企業,成立“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設 2014年共生產銷售混凝土3100多萬方,實現營業收入一百多億元,位居中國混凝土行業領軍方陣,為中國混凝土行業最大的上市公司。
為了深度解讀中建西部建設綠色發展的思路與實踐,近日筆者來到中建西部建設,所見所聞所思所悟的點點滴滴都匯集成了對企業綠色發展的點贊與敬意。
5月,初夏的成都溫潤宜人。朦朧細雨中遠眺近望,成都近郊郫縣大地上草木青青,郁郁蔥蔥。在這片綠色的原野上涵養著一顆中國綠色混凝土產業的明珠——中建西部建設西南有限公司郫縣站。
2015年4月下旬,郫縣站(原中建商品混凝土成都有限公司郫縣站)順利通過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建筑結構綠色建造專項技術研究子課題——預拌混凝土 綠色生產示范基地的驗收,成為國內首家通過驗收的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基地。這項成果是中建西部建設綠色發展的一個鮮活縮影。走進郫縣站辦公樓門廳,可以看 到八個醒目的立體字“奮進、青春、激情、超越”,再仔細一看,構成八個字的材料分別是透光混凝土、種植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和彩色混凝土。這些混凝土都是企 業的產品,亦是企業將綠色生產與產品創新融合的結晶。
綠色生產是指預拌混凝土生產全過程的節地、節能、節材、節水和保護環境基本要求的綜合活動,實現混凝土生產的資源利用最大化、環境污染最小化,并有效地改善廠區職業健康環境。
綠色生產的定義是生硬的,但是來到郫縣站,你就能體會到其生動的內涵。站在郫縣站的院子里,你瞧不見粉塵,看不見廢水,聽不到噪音,能看到的是潔凈的 罐車有序地排列或行進。在這塊18000平方米的土地上,布局有進口雙HZS180型生產線,可生產強度C10-C100的各類混凝土及多種特種混凝土, 年生產能力可達80萬立方米。郫縣站于2009年12月建成投產,項目總投資7800萬元,其中環保設施投資430多萬元。目前,郫縣站作為中建西部建設 綠色集成技術與管理的集中體現者與實踐者,已成長為國內混凝土綠色生產及評價技術研究推廣中的示范基地,成為中建西部建設精心打造的綠色混凝土生產標桿。 五年來,該站點已納稅7900萬元,并連續四年通過了全國“環境標志認證”及“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集成技術”示范站點認證。
建設綠色發展的系統工程
對預拌混凝土這個傳統的產業而言,綠色發展是一個夢想,而中建西部建設是國內同業中最早的追夢人。他們在對綠色發展的理解、認知、思考方向上,具有廣闊的全球視野,這促使他們堅持建設綠色發展的系統工程。他們期待擁抱的是滿園綠色,而非僅對某個生產環節的“點染”。
綠色發展的系統工程重點體現在資源利用最大化、環境污染最小化、廠區建設綠色化、產品高性能化上,同時大力拓展環保產業。
1.圍繞資源利用最大化,投資建設新型摻合料生產示范基地、尾礦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現代化采石廠。“十二五”期 間,中建西部建設將持續完成稻殼灰、鋼渣、鋰渣、粉磨建筑垃圾等廢棄物作為礦物摻和料的研究工作,并實現工業化生產與應用,投資建設新型摻合料生產示范基 地,形成新型混凝土摻合料產品和產業。同時,進一步鞏固與武鋼礦業的戰略合作關系,擴大合作開發尾礦資源范圍,投資建設國家級尾礦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實現 尾礦綜合利用產業化。另外,將新建3座現代化采石場,深入研究砂石綠色開采技術,實現礦山開采從粗集料到機制砂、石灰石粉的全面利用,將砂石資源的開采利 用率從目前的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實現混凝土生產源頭的綠色化。
2.圍繞環境污染最小化、廠區建設綠色化,新增及改造環保站點60余個。公司在“十二五”期間加大了在綠色生產裝備及技術和碳減排等方面的研究,同時編制了綠色環保混凝土生產線行業標準,提升各區域混凝土生產的綠色節能和環保水平,并與國內、國際先進裝備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全面完成自有老舊生產線的節能環保改造升級。
3.圍繞產品高性能化,實現科技成果、新品種及其配套技術的科技轉化10項以上。“十二五”期間,公司前沿課題科技攻關主要集中于十項重點技術,并成立科研成果推廣小組,提高成果轉化能力,全面推動科技創效創新。已經或將完成轉化的科技成果、新品種及其配套技術10項以上,主編及參編的國家及行業標準10項以上。
4.拓展綠色環保產業。根據國際同行業發展趨勢,結合國家近年來發展低碳經濟的產業政策,中建西部建設對照產業結構調整目錄,鎖定公司已經具備一定基礎、未來幾年重點投資發展的幾項業務,具體包括預制PC業務、高性能外加劑業務、商品砂漿業務等。這些產業將是公司綠色發展的嶄新亮點。
堅持綠色發展的全產業鏈
綠色發展不是一件美麗的披風,不是用來為企業做綠色美容的。它是一場艱苦卓絕的蝶變,更是企業通過內修外煉而實現的涅槃。中建西部建設在這個過程中, 既善做加法,如各種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也善做減法,如在用電用水用地方面的減量化;既在通往綠色發展的道路上踩“油門”,也在使用資源與能源的路途中踩 “剎車”。堅持綠色發展的全產業鏈就是其長袖善舞的一個“標準動作”。
在中建西部建設,生產預拌混凝土“產品”的每個環節都有清晰的綠色技術路線。具體到預拌混凝土的生產環節上,以郫縣站為例,就是通過實施技術創新、生 產工藝與設備改造、實現了混凝土綠色生產與管理對全產業鏈的滲透。從生產源頭到產品出口,每一個環節都被納入其中。針對預拌混凝土生產過程“選材-設計- 生產-供應-產品”五大環節進行系統研究與改造,創新并集成已有的相關成果,最終在國內較早地形成系統性的預拌混凝土行業綠色技術與綠色管理機制。
1.在“綠色選材”方面:綜合利用粉煤灰、礦粉、石灰石粉、鋰渣粉、沸石粉、磷渣粉等工業廢渣,最大限度地降低水泥用量,達到降低材料成本、減少環境 污染的綜合效益;利用工業廢棄物——尾礦石、石屑作為混凝土骨料,替代部分天然砂石生產混凝土,將其污染降至最低;研制綠色高性能聚羧酸減水劑,與使用萘 系減水劑相比,該產品可以減少水泥用量,提升混凝土品質,且不含有甲醛、萘等有毒物質,絕對綠色環保。
2.在“綠色設計”方面:提出以“耐久性”為核心指標的配合比“綠色設計”理念,針對不同用途和要求,對混凝土各項性能綜合予以保證,由此形成了高性 能混凝土、超高強混凝土、清水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自養護混凝土、重晶石防輻射混凝土等一系列綠色混凝土等產品的綠色設計技術,同時符合 HJ/T412-2007《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預拌混凝土》要求。
3.在“綠色生產”方面:建設環境友好型預拌混凝土供應站管理體系,從原材料選用、進場質量控制、材料消耗控制、生產過程廢棄物回收利用、噪音和粉塵 控制、花園式廠站建設、混凝土料漿回收系統建設等全過程實行嚴格管理;尋找供應商對混凝土生產設備在運轉過程中產生的廢油、廢配件等廢棄物進行綜合回收利 用,最大程度地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
4.在“綠色供應”方面:建立預拌混凝土運輸管理體系與預拌混凝土泵送管理體系,使混凝土的供應得到規范管理,保證混凝土的性能滿足施工要求和設計要求;推廣應用潤管劑替代潤管砂漿使用,減少水泥、砂、外加劑等混凝土原材料的用量,降低混凝土行業對環境的污染。
5.在“綠色產品”方面:建立了預拌混凝土耐久性能評估管理體系及預拌混凝土環境標志產品管理體系,有針對性地對混凝土成品進行評估,確保混凝土性能滿足“耐久性”、“環境標志產品”的要求。
郫縣站的綠色生產線建設關鍵技術有廠區規劃設計、技術創新、骨料多元化、綠色高性能混凝土減水劑的應用、特種混凝土技術等。其中高強混凝土、清水混凝 土、自密實混凝土等特種混凝土已在重點工程中得以應用。噪聲和粉塵的控制、封閉隔音墻板的安裝、廢水廢漿的處理、廢棄混凝土和廢渣的利用等都得到了很好的 落實。綠色化管理、運輸管理控制、泵送技術管理等都完全符合綠色發展的要求。
促進綠色發展與科技創新高度融合
科技創新是綠色發展的助推器,也是化腐朽為神奇的點金術。尾礦與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是如此,諸多特種混凝土的生產亦是如此。中建西部建設是目前國內高性能混凝土與特種混凝土品種最多的企業。正是科技創新令企業綠色發展如虎添翼。
中建西部建設堅持科技領先戰略,站在引領行業發展的高度,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公司多次承辦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聚集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研討混凝土低 碳、環保技術,在推動行業進步的同時,有力彰顯了企業品牌,受到地方政府、行業領導的一致好評。企業自主研發的綠色混凝土生產集成技術,成果不僅達到國際 先進水平,而且兩項成果均為國際首創,在系統規范混凝土綠色生產和具體量化混凝土生產過程碳排放方面都走在國內行業的最前沿。公司發揮技術和管理優勢,積 極倡導工業廢渣、生產廢水、紙漿廢液等工業廢棄物的回收和資源綜合利用,生產的混凝土產品正式獲得了十環標志認證,并進入政府采購清單,在國內混凝土行業 領先通過此項認證。
公司將大量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運用,創造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實現了企業發展和自然環境的和諧,引領了行業環保升級。其中《利用草本黑液生產混凝土 減水劑的研究及應用》成果,將草本植物造紙產生的廢液(草本黑液)作為原料合成高效減水劑,性能不僅優于傳統萘系減水劑,而且實現循環利用,變廢為寶; 《廢棄石料生產高品質摻合料及其在商品混凝土中的研究與應用》成果,實現了廢棄石料的綜合利用;《再生骨料制備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成果,不僅大量節省廢 棄混凝土的清理費用,而且減少了混凝土生產對天然砂石的開采,減少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環保型高品質預拌砂漿的研制與應用》成果,解決了目前自拌砂漿存 在的原材料損耗大、粉塵及噪音污染嚴重等問題;《高分子潤管劑替代潤管砂漿》成果,大大降低了水泥、黃砂等原材料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大摻量粉煤灰的 應用》科技成果,解決了電廠粉煤灰排放所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榮獲武漢市科技成果獎;《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課題,通過改善砂石級配、大摻量礦粉、粉煤灰 等技術,提高混凝土質量,大量消耗了鋼廠排放的高爐礦渣,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減水保塑劑的研究與應用》利用無機載體吸附減水劑,解決了使用碎 屑、廢石后,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大的難題,科技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另外,企業開發了砂石漿水回收系統,實現了各種廢水的重復利用,減少了對水資源的消耗;積極引進節能技術,開發出矢量變頻控制系統,編制節電控制軟件,以調整皮帶運輸機和攪拌機的運轉速度,從而實現降低電能消耗。
如今,中建西部建設有三家省級科研中心,一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公司也成為混凝土行業中僅有的幾家高新技術企業之一。公司與清華 大學、重慶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深入合作,產學研相結合,取得了一系列高端技術成果,先后刷新了全國混凝土行業的多項紀錄,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截止 目前,公司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和“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課題、省部級課題十余項,擁有82項國家專利,兩項工法獲國家級施工工法,9 項工法獲省部級施工工法,公司有4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2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0項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1項成果獲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 果獎,1項成果獲國家建設部華夏建設科技獎,9項成果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參與編制8項國家、行業及協會標準規范,2項地方標準規范。公司的技術成果在中 國建筑業成長性百強企業專項排名第一,專利數量業內第一,國家級科技成果行業第一,被評為“十一五”全國建筑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先進企業。
面對中建西部建設綠色發展的累累碩果,經認真梳理后,不難發現中建西部建設綠色發展的六字真言
“先”,先即領先、率先、敢為人先。2010年,中建西部建設自主研發的綠色混凝土生產集成技術,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預拌混凝土的綠色生產體系化,并且 在具體量化混凝土生產過程的碳排放方面,走在行業的最前沿。該成果通過專家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業內引起巨大反響。為具體落實以上發展思路,公司在十 二五期間將總體投資15億元左右,重點推廣一批綠色技術,打造一批綠色產業。面向未來,公司矢志成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混凝土產品與服務供應商,成為行業發 展的領先者、行業標準的制定者、行業規則的推動者,并穩步跨進世界混凝土行業第一方陣,展現中國混凝土行業最高水平。
“特”,特即特色、特點、特別與眾不同。自從切實推進環境友好型混凝土生產線管理體系建設后,中建西部建設已有多個生產站點進入各大城市的工業園區, 有效提升了傳統混凝土企業的社會形象。中建西部建設的攪拌站為什么可以進入工業園區呢?因為他們是綠色環保的企業。公司運用先進技術先后在成都、武漢、天 津等地建造高標準環保攪拌站,廠房邊界噪音從70分貝降低到45分貝以下,粉塵排放從每立方米60毫克降低到每立方米30毫克,并實現廢渣、廢水的零排 放,可節水30%,節約水泥25%,系統性降低碳排放30%。公司率先在西南地區投資興建新型工廠式全封閉混凝土攪拌站,實現了從“設計—建站—生產—運 輸”全過程的清潔環保生產。通過實行生產系統全封閉、設備節電改造、粉塵處理、廢水循環利用、砂石回收、渣漿利用、設備減排、生產基地綠化建設等措施,大 大提升了企業的含“綠”度。
“化”,化即轉化、變化、化腐朽為神奇。在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方面,企業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尾礦綜合利用重大關鍵技術,目前已與武鋼礦業開發尾礦 資源并取得顯著效果。在工業廢棄物再生使用方面,最典型的是“利用草本黑液制作高效減水劑技術”,將造紙廠排放的廢水進行技術處理,作為聚羧酸減水劑的生 產原料,成功變廢為寶,生產出來的產品解決了甲醛污染問題,并有效減少了造紙廠污染,實現企業與社會的雙贏。中建西部建設重組整合不到三年時間,在工業 萘、石膏、尾礦、石屑、粉煤灰、水渣等工業廢棄物累計近600萬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廣”,廣即廣闊、廣大、廣結善緣。公司積極推廣綠色生產,并進行工業廢渣、生產廢水、紙漿廢液等工業廢棄物的回收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以及噪聲治 理、水循環利用、設備節電改造、粉塵處理、廢渣處理、設備減排、生產基地綠色等環節形成了一套切實有效的綠色生產模式以及一條綠色產業鏈。以服務建筑精品 為己任,公司先后為上千個國家和省市重點工程項目提供了優質商品混凝土,與施工企業攜手并進不斷“拔高”中國高度,為國家經濟和社會建設作出了驕人的貢 獻。企業也先后兩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十一五全國建筑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先進企業、中國混凝土行業優秀企業、全國優秀QC管理小組、湖北省優秀企 業、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武漢市十佳兩型企業和兩型社會建設示范企業等諸多榮譽。
“全”,全即齊全、周全、全力以赴。中建西部建設擁有國內最全的高性能混凝土與特種混凝土系列產品與集成技術。如高強及超高強混凝土、(彩色)清水混 凝土、(超緩凝)自密實混凝土、防輻射混凝土、纖維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透光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種植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集成技 術、輕骨料混凝土及其超高層泵送技術、工業廢棄物(粉煤灰、礦渣)及尾礦等資源化技術等。目前,高新技術產品年產值已占公司年產值的65%以上的,徹底改 變了傳統混凝土企業技術含量低的狀況。
“新”,新即新奇、新鮮、創新不斷。強大的技術實力,為公司參建高、新、特、大、重工程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撐,先后為多個地標性建筑提供各種標號、性能 的高品質混凝土,包括總設計高度597米的華北地標——天津117大廈,創下了包括民用建筑混凝土底板體量世界之最、121米混凝土工程樁創國內長度之 最;武漢世茂錦繡長江項目,輕骨料混凝土泵送高達181.4米,創國內輕骨料混凝土泵送高度之最;成都來福士廣場,6萬平米高強度等級的清水混凝土作為飾 面,總用量4460立方米,創淺色飾面混凝土建筑體量世界之最;武漢摩爾城,公司自主研發的混凝土自養護技術成功解決了一直困擾業界的混凝土早期自收縮開 裂的難題,被專家鑒定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項目,公司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強度等級C25、密度大于3500千克每立方米的大流動性、大體積 重晶石防輻射混凝土的泵送施工,將我國重晶石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技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此外,西南第一高樓嘉陵帆影、華中第一高樓武漢綠地國際金融中心、 西北第一高樓烏魯木齊中天廣場、世界第三大清真寺阿爾及利亞清真寺等項目,都向世界展示著中建西部建的綜合實力。
綠色是世界混凝土品牌的底色,也是中國混凝土企業向世界混凝土產業沖頂的雙翼。中建西部建設以“行業旗艦、世界一流”為奮斗目標,矢志爭做中國建筑專 業化公司的排頭兵,爭當中國混凝土行業的領軍人,矢志打造混凝土行業第一品牌,努力成為世界一流企業。十三五期間,中建西部建設將充分把握行業發展趨勢, 有效利用自身優勢,努力推進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努力趕超世界行業領先企業,向世界混凝土行業魁首的位置挺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