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在中建西部建設西南有限公司舉行掛牌儀式的當天,該公司旗下的重慶公司則首次在重慶國金、俊豪這兩項重點工程混凝土泵送的重慶最高度(302.6米)和最低(深)度(-40.5米)的新記錄(以往重慶泵送混凝土正負最高最低度分別為293米與-38.6米),再次充分展現了被國家科技部命名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中建西部建設技術研發與實際運用的高端水平與雄厚實力。
總高度達316米的重慶國際金融中心,其T1區有63層的核心筒樓高302.6米。為了確保重慶這座第一次超過300米C50自密實混凝土的順利泵送澆筑,該公司由“十八勇士”組成的技術團隊,同心協力、攻堅克難、大膽創新、獨辟蹊徑地設計出新穎且管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即通過上兩百次的實驗試配,最終將碎石級配一改以往通常的兩級配而嘗試調整為三級配,從而使得C50自密實混凝土泵送過程中其泵送高度直線上升的同時,實現了泵送壓力不但不增大反而有減小的良性結果,直至2月8日第一次將性能優良的C50自密實混凝土泵送至超300米的重慶上空。
毗鄰重慶國金T1核心筒的重慶俊豪ICBC大樓C40P12聚丙烯纖維筏板澆筑,其施工最大難度就在于如何向下、即在-40.5米這個重慶建筑迄今為止最深(低)基坑泵送混凝土。
該公司總工程師張遠親自出馬,率隊攻關:采用廣陽站現有砂石等原材料,精心試配和計算最適宜的C40P12聚丙烯纖維混凝土配合比。即通過調整膠凝材料體系、砂率及碎石級配等方面的實驗試配,確定出混凝土生產最佳配合比;生產系統領導楊文安和富有實際經驗的技術管理人員以及泵工班長,四次周全地觀察考量工程現場,商榷布管方案,并確定了將泵管布置為階梯式向下泵送的方式。即把豎向-40米距離分為-16.5米和-24米兩個臺階,而將中部水平泵管的距離設置為足夠長的60米。由此,明顯降低了向下泵送混凝土的緩沖力。就這樣,該公司創造了重慶地區最深基坑(-40.5米)向下泵送數千方C40P12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并在泵送全過程中零堵管、零缺陷的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