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攪拌站的核心任務是為工地提供性能完全符合合同要求的優質混凝土。要達成這一核心目標,混凝土攪拌站必須從原材料的質量、生產設備的維護、混凝土運輸調度、混凝土的營銷和出廠混凝土的后續服務等角度加強控制與管理。
(1)原材料的管理與控制
輸入決定輸出,即原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甚至決定了最終產品的質量與性能,這是工業化生產控制的常識。對混凝土而言,各種原材料性能都會直接影響預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必須加強各種原材料的質量控制,保證其質量穩定可靠。
目前,實驗室對原材料的檢驗僅僅停留在各種原材料是否滿足基本的技術要求上,對各種原材料之間的相互匹配,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實際上,水泥與外加劑之間以及水泥與粉煤灰和礦粉等礦物摻合料之間都存在相容性問題,即某種原材料自身的各種性能都完全符合技術要求,但如果原材料之間的匹配性較差,可能出現1+1小于2的情況,相當于花同樣的成本,而混凝土的性能沒有得到完全的發揮,這其實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這就要求實驗室對原材料的檢驗,要注重其質量的相對穩定,并掌握各種原材料的波動情況,以便對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時作出相應調整;同時實驗室也需要采供部門的配合,技術部門提前介入采供過程,變被動的質量檢驗為主動的質量控制,改變目前的“購買什么,使用什么”的被動局面,樹立一種科學的原材料質量控制理念:“并不追求各項性能最優的材料,而是要求各種原材料性能相對穩定,材料之間的相互匹配性良好”,只有這樣,才能生產性價比較高的混凝土產品。
(2)生產設備的管理與維護
生產設備是將優質原材料轉變為優質混凝土的重要手段,沒有先進的生產設備,就無法生產出性能穩定的混凝土。必須要加強生產設備的日常管理與維護。
任何機械設備都有一定的使用條件和嚴格的操作規程,只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才能發揮設備的最佳性能。
同時,必須要特別注意計量系統的日常管理與維護,計量的較大誤差將會直接導致混凝土配合比的較大誤差,從而會使混凝土質量出現較大波動,甚至可能導致混凝土不合格。
(3)混凝土運輸調度管理 混凝土的運輸過程是將預拌混凝土從攪拌站運送的施工現場的必經步驟。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各種性能會發生經時變化,尤其是混凝土的坍落度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較大,如果運輸調度不合理,導致混凝土攪拌車在運輸過程中受到交通狀況影響而使輸送時間過長,或者混凝土攪拌車在施工現場等待時間過長,都會直接導致混凝土的坍落度損失過大,最終影響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
作為運輸調度指揮,必須要充分利用公司現有的GPS定位系統,科學調度車輛的發車間隔,同時要根據沿途的交通狀況,制定合理的運輸路線,加強和施工方的溝通,依據工地的施工進度合理安排混凝土的運輸,做到“不壓車、不斷料”。
(4)混凝土的營銷管理 混凝土的營銷是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的關鍵一環,但混凝土的營銷與其他普通商品的營銷不完全一樣。營銷人員與混凝土購買方的談判具有一定的技術要求,營銷人員必須要全面了解施工方對混凝土的各項技術要求,并要及時將工地的相關要求與實驗室溝通,以便實驗室對施工方提出的對混凝土的各項技術要求進行評估,確定實現這些性能的合理性與可行性,避免由于對方提出的技術要求不合理而給后續過程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5)出廠混凝土的后續服務 混凝土的生產、運輸、澆筑與后期的養護是一個密不可分的過程,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硬化混凝土質量的降低甚至不合格。
目前混凝土的生產運輸過程由混凝土攪拌站負責,而混凝土的澆筑與養護則由施工方負責。攪拌站提供符合性能要求的合格預拌混凝土,完全可能由于施工方的施工問題以及后期的養護不到位而導致混凝土出現質量問題。本著對混凝土工程質量負責及避免日后的質量糾紛和相互推諉,攪拌站在提供合格的預拌混凝土的基礎上,應積極與施工方進行溝通,要求施工方按操作規范進行施工作業,并依據混凝土的特點和外界的環境變化制定科學合理的養護方案,必要時混凝土實驗室應派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確保混凝土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