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 » 熱點專題 » 正文

王光謙 直面凝石 態度肯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5-08-22  來源:http://www.landsnice.com/  作者:王光謙
核心提示:王光謙 直面凝石 態度肯定
政協十屆二次會議
大會發言材料之五四一
 
王光謙委員的發言
 
調整水泥產業結構的一種新途徑
――凝石技術實現清潔生產

    2003年對中國水泥工業來說是實現大躍進的一年。水泥產量達到了8.25億噸,相對于2002年的7.25億噸,純增長近1億噸,相當于世界水泥產量排名第二的印度的年產量。水泥產銷的大幅增長是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帶動的結果,整個水泥行業,產銷兩旺,產量增長的同時效益也實現了同步增長。但是,水泥產量的大幅增長也帶來了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據中國水泥協會統計,2004年擬投產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達240條,熟料生產能力達到2億多噸,在建及擬建項目生產能力大大超過了預期需求,必將導致生產能力過剩、市場無序競爭、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對此引起了國家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2003年12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以國辦發〔2003〕103號文,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防止水泥行業盲目投資加快結構調整的意見》。在市場需求旺盛的情況下,實現水泥行業的有序發展是一個大的挑戰,但靠控制水泥的產量無法實現,必須關停并轉污染大、能耗高的小水泥;而最好的辦法是實現技術升級,用凝石技術改造小水泥,實現水泥產品的清潔生產。

    凝石技術是一項在理論體系、制造工藝和應用領域上全面突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為清華大學國土資源中心聯合多個單位的科技攻關成果,已經達到工業化推廣應用階段。利用凝石技術可以生產凝石材料:基于微晶二元化理論,采用“一磨”工藝,將高溫固體排放物轉化為微晶化物料,依照巖石礦物的成巖原理,補充相應的配體材料混合制成高性能、低成本的膠凝材料,材料滿足傳統水泥性能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高溫固體排放物數量呈逐年增加趨勢,但利用率仍徘徊在50%左右,且以二次低值利用為主。據統計,我國目前來自燃煤電廠的灰渣排放量就達每年1.8億噸以上,除部分得到二次利用外,每年尚有7000萬噸以上未能利用,到2000年底累計堆存量已高達12.5億噸。全國僅用于堆放粉煤灰用地達60萬畝,每年的綜合處理費高達60億元。目前,每年來自高溫冶金爐渣約為1.5億噸,總利用率約為50%。未利用部分堆放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凝石技術的發明提供了對大量高溫固體排放物進行高附加值利用的新途徑,能夠節約天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凝石材料可作為水泥的代用品,其高效、清潔的生產工藝,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水泥工業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等難題,提供了膠凝材料生產的生態工業模式。2003年我國水泥產量為8.25億噸。按相應數據推算,相應的CO2排放超過5億噸,石灰石消耗達6億多噸,并伴隨有大量的NOX、SO2、粉塵的排放和高能耗及天然資源過度開采。水泥“兩磨一燒”的生產工藝模式及以消耗石灰石、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及水化硬化體的壽命有限等為特征的固有缺陷,與國民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要求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多年來,人們曾經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對水泥的固有缺陷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補和改良,如研究各類高性能混凝土和添加劑及摻合料水泥等,但都沒有擺脫傳統水泥水化硬化理論體系的束縛。凝石材料作為一種新型的膠凝材料,對原有的工藝及理論體系形成了實質性突破。不僅生產工藝大為簡化,生產成本大幅降低,而且不消耗天然資源,無“三廢”排放,實現了資源、環境、材料之間的良性循環。

    凝石材料的環保意義:免去了水泥生產過程中的燒結過程,沒有二氧化碳排放。
凝石材料的資源意義:凝石原料的85%以上來自鋼鐵廠高溫固體排放廢渣、電廠煤灰、電解鋁廠赤泥等,不再大量消耗石灰石。

    凝石材料的能源意義:由于采用“一磨”工藝,節省電能。

    凝石材料的經濟意義:由于工藝過程得到簡化,投資成本相對較低;由于利用工業廢物,原料成本低廉;相對水泥,產品綜合成本相對較低。

    凝石材料價格低廉,性能優越,不僅可作為傳統水泥的代用品,且比傳統水泥用途更為廣泛。傳統水泥發明至今,為人類文明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水泥和砂石骨料制成的混凝土則是現代建筑的基礎。盡管如此,只能固結潔凈砂石的缺點還是限制了傳統水泥的應用,混凝土中混入雜質容易造成“豆腐渣”工程。凝石材料由于其膠凝硬化機理的不同,而對各種砂石、黏土、淤泥均可固結,用途更為廣泛。除了傳統水泥適用的領域外,還能用于解決傳統水泥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如礦產資源可持續開采中,凝石材料可做充填材料,解決“三下”(建筑物下、鐵路下、水體下)開采所帶來的土地塌陷和水資源破壞問題;在我國西部進行的眾多基礎工程建設中,凝石材料可以用來解決固沙或固土的難題,在黃土高原修筑路基或修建淤地壩。而且,在凝石材料的硬化固結過程中,水化熱很低,無需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溫控措施。因而對于大壩等大體積混凝土工程,可以避免普通混凝土因內外溫度不均勻而導致的開裂等一系列問題。凝石材料具有很好的耐腐蝕特性,適合海港工程。

    凝石材料是清潔生活的一個典型例子。它吃進鋼鐵生產或發電過程中排除的大宗固體廢物,轉化成性能優良的膠凝材料,實現了清潔生產及資源的循環利用。

    凝石技術能夠幫助水泥行業實現結構性調整。為此,建議國家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提高技術門檻,強化水泥生產的環保要求,制定清潔生產的技術標準,用凝石技術改造小水泥廠。首先選擇資源破壞、污染嚴重的地區進行試點,建立小水泥清潔生產示范工廠,取得清潔生產的技術標準;然后強制性地在全國推廣。

注意:以上論述并不代表中國混凝土網的觀點,只作轉載供大家鑒別討論!
 
 
[ 專題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