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綠色混凝土應具有以下特點:
1.具有比傳統的混凝土材料更優秀的強度和耐久性,即滿足結構和力學要求、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年限的要求。
2.具有與自然環境的協調性,減輕對地球環境系統的負荷,實現非再生性資源的可循環使用,節省能源,以及有害物質的“零排放”。
3.能夠為人類提供溫和、舒適、便捷的生存環境。
發展綠色混凝土,改善“人居環境”,在生產過程中盡量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環境是十分必要的,但應注意其局限性。我們在混凝土材料的開發方面,不僅僅要開發節能技術,更重要的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若能延長混凝土建筑物的壽命,譬如提高一倍,則相應地資源、能源、資金和對環境污染的影響就減了一半。若能將壽命提高5-6倍,則獲益也將成倍增長。國外的經驗教訓也十分值得注意。根據美國的最新資料表明,在今后20年內,美國每年用于全國混凝土基建工程的維修費用將高達750億美元。若再加上重建和新建,則每年基建工程的費用可達數千億美元。國內情況也是十分驚人的。機場道面有在十年之內嚴重破壞的;水泥混凝土公路有在3-5年內損壞的;立交橋、港口、碼頭短壽命工程也為數不少。近來國外專家已反復強調必須重視耐久性,提出橋梁壽命應按125年設計,公路路面應有40年壽命。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將重大混凝土工程的壽命提高到100年以上,力爭20-30年內不大修。
綜上所述,混凝土材料是支持現代人的生活,尤其是城市功能正常運轉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但傳統的混凝土材料對人居環境又帶來諸多負面的影響。在全世界矚目地球環境問題,確立了走持續發展之路這一方針的背景下,開發綠色混凝土材料,充分發揮混凝土材料的正面作用,減少對環境的負面效應,為現代人營造更加舒適的生存環境,同時為后代留下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園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