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宗旨:隨著大陸地區近年來經貿急速起飛,帶動營建產業及土木工程的蓬勃發展,而上海更是大陸經濟最繁榮的大都市之一。為協助臺灣地區混凝土產業相關廠商了解大陸地區混凝土產業及技術管理未來發展,擬邀請GRMC驗證廠商、相關原料供應商之高階主管及臺灣混凝土學會成員參與大陸地區相關產學團體之交流,不僅可建構日后兩岸學術交流之溝通管道,亦可作為臺灣混凝土產業經營發展之參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www.tcri.org.tw)、臺灣混凝土學會(TCI)
參加對象:由本院王明德院長擔任領隊,邀請對象包含優質混凝土(GRMC)驗證預拌廠商、臺灣混凝土學會(TCI)會員、水泥制造廠商、爐石粉制造廠商、化學摻料制造廠商及操作系統制造廠商等。
參訪行程:2007年9月12日至9月16日五天四夜
|
日期 |
當日主題 |
行程內容 | |||||
|
9月12日
(星期三) |
臺北/香港/上海 |
臺北/香港/上海 CI603 0755/0940 MU502 1115/1335
今晨06:00集合于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第一航廈出境大廳中華航空公司柜臺前。搭乘華航客機前往『東方明珠』之稱的香港轉機前往上海。
預計15:00前往參觀東海大橋,東海大橋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大橋全長32.50km,是大陸目前最長、也是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 | |||||
|
早:X |
午:飛機套餐 |
晚: | |||||
|
9月13日
(星期四) |
上海 |
上午 : 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及上海建工材料工程公司座談會
(上海江西中路406號4F)。
預計9:00到達上海建工材料工程公司辦公室現址,與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及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進行意見交流,預計11:30離開。
交流中擬透過協會了解大陸混凝土行業發展情形及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讓本次參訪團員了解本行業在大陸地區經營之現實狀況。與上海建工材料工程公司的交流擬針對該公司對于預拌混凝土的制程管制、原物料管理、運輸調度、配比設計乃至新材料研發等工程實務問題進行討論,亦可了解上海建工之品質管理制度如何運作、如何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及忠誠度,作為臺灣預拌廠品質提升及顧客服務之參考。
下午 :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工地
透過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的安排,擬于午餐后預計14:00到達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工地參訪,預計停留1.5小時,15:30離開。
正在施工階段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落成后將會成為亞太亞最高的建筑物,預計達491.9米,共101層。建筑物的主體是一個正方稜柱體,由兩個巨拱相交而成,并逐漸向上縮窄。這棟上海的新地標預計于2008年初竣工。
晚餐前的時段,視時間彈性參訪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該館位于上海市政府大廈的東側,屋頂是由四朵綻放的上海市花白玉蘭連成的弧形鋼架,為地上六層,地下二層的建筑。裡面陳列有『開發浦東‧迎接新世紀』的雕塑模型、『30年代的上海都市規劃模型』、以『騰飛的上海』為主題的『上海發展』模型等,在三褸,更有號稱世界最大,以一比五百的比例構筑的上海核心地區巨大模型,寬達六百平方米,幾乎佔據了展示館三樓的整層面積。
晚上 : 加贈黃埔江游船 君茂凱悅夜景 | |||||
|
早:中西式 |
午:合菜餐宴 |
晚 | |||||
|
9月14日
(星期五) |
上海 |
上午 : 上海同濟大學座談會(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早餐后預計9:00到達上海同濟大學建筑材料研究所進行交流,主要就混凝土之規范標準現況、工程實務應用、新技術新工法研發成果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探討,為兩岸之混凝土研究進行學術交流,以期產業界與學術界未來能更緊密的合作,創造出更優質的混凝土。會后參觀同濟大學百年校園,預計11:30離開。
下午 : 巴斯夫研發中心(上海市江心沙路300號)
午餐后預計14:00到達巴斯夫研發中心,該中心主要是巴斯夫化工為因應混凝土化學摻料快速發展而設立,用來研發更高效能之混凝土添加劑,以確保巴斯夫在大中華地區的領先地位。參訪團可見識到世界知名的化工公司對于新技術研發所投注之人力物力及化學摻料的制造過程,并了解大陸預拌產業對于摻料的應用現況及巴斯夫最新研發技術,作為參訪團員往后在公司未來發展上之參考,預計16:30離開。
晚上 : 新天地石庫門。 | |||||
|
早:中西式 |
午:合菜餐宴 |
晚: | |||||
|
9月15日
(星期六) |
上海/蘇州/上海 |
上午 : 蘇通大橋(連接南通和上海,車程約一個半小時)
早餐后前往蘇通大橋,預計10:00到達。該橋位于江蘇省東部的南通市和蘇州(常熟)市之間,工程總投資約64.5億元,計劃建設工期為六年,是中國建橋史上工程規模最大,綜合建設條件最復雜的特大型橋樑工程。預計11:30離開。
下午 : 蘇州博物館
午餐后,欣賞世界知名之建筑大師貝聿銘封刀之作【蘇州博物館】。
晚上返回上海 | |||||
|
早:中西式 |
午:合菜餐宴 |
晚: | |||||
|
9月16日
(星期日) |
上海/香港/臺北 |
上午 : 自由訪友 洽商
下午 : 體驗磁浮列車 前往機場返回臺北
上海/香港/臺北MU506 1600/1830 CI804 2010/2145
| |||||
|
早:中西式 |
午:合菜餐宴 |
晚:飛機套餐 |
宿:溫暖的家 | ||||
注:參訪單位時程及工程參訪地點視參訪單位及旅行社之安排可能略有調整
參訪單位及地點介紹:
一、上海混凝土行業協會(會址:上海市黎平路204號)
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等同于混凝土工業同業公會,現有會員單位近 430餘家,包含上海地區從事混凝土行業及相關設備和產品設計、生產、制造、施工、科研和教育等企事業單位,就業人數達3萬餘人,匯集了上海市98%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行業銷售總額已超過 150億元人民幣。除了參與協調混凝土原材料價格、受理混凝土行業工程拖欠款的投訴以保護企業利益外,混凝土協會亦參與制定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組織國內外技術交流和合作,定期出版會刊 "上海混凝土"來提升混凝土產業。
本次可藉由與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之座談會介紹大陸混凝土行業發展情形及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讓本次參訪團員了解本行業在大陸地區經營之現實狀況,同時本參訪團將介紹GRMC驗證制度及臺灣地區混凝土技術與產業發展經驗供協會參考,希望透過本次座談會建立未來交流管道。
二、上海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創建于 1907年,早期為德國醫生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取名"同濟"意蘊合作共濟。1912年增設工學堂,1923年被批準改名為大學院,1927年正式定為國立同濟大學。抗戰期間曾內遷經浙、贛、滇入川1946年回遷上海并發展為以擁有理、工、醫、文、法五大學院著稱海內外的綜合性大學。1996年併入了原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業學院,2000年4月又與上海鐵道大學合併,自此,同濟大學成為國內土木建筑領域最大、專業最全的工科大學之一。
本次與同濟大學之座談會主要就混凝土之規范標準現況、工程實務應用、新技術新工法研發成果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探討,為兩岸之混凝土研究進行學術交流,以期產業界與學術界未來能更緊密的合作,創造出更優質的混凝土。
三、巴斯夫研發中心
巴斯夫化工公司1865年成立于德國,提供約八千多種廣泛高效能的化學產品,客戶遍佈170多個國家,在全球有超過100座的生產基地。曾多次榮獲全球知名商業雜誌財富雜誌評鑑為”全球最受讚賞的化工公司”。巴斯夫目前在在大中華區擁有29個全資子公司和9個合資公司。本次所參訪之巴斯夫研發中心主要是巴斯夫化工為因應混凝土化學摻料快速發展而設立,用來研發更高效能之混凝土添加劑,以確保巴斯夫在大中華地區的領先地位。
參訪團員可見識到世界知名的化工公司對于新技術研發所投注之人力物力及化學摻料的制造過程,了解巴斯夫如何藉由混凝土化學摻劑來提升混凝土各項性質以符合顧客需求,另請巴斯夫化工就化學摻料商的角度探討在大陸預拌產業對于摻料的應用現況及巴斯夫最新研發技術,作為參訪團員往后在公司未來發展上之參考。
四、上海建工材料工程公司
上海建工公司是上海地區最大的預拌混凝土公司,具有二十餘年生產預拌混凝土的經驗,在上海及江浙地區的18處現代化預拌混凝土攪拌生產基地及運輸、泵送設備,主要裝備均由美、日、德等國引進或自行制造,有自行投資或代行管理的石礦、外加劑及砂石料生產供應基地,年產預拌混凝土設計能力730萬立方米,日均配套生產能力達3萬立方米,年生產銷售總額約20億元,承擔了上海絕大部分標誌性建筑和重大建設工程項目的預拌混凝土供應,如獲得“新中國50年上海十大金獎經典建筑”的金貿大廈、上海大劇院、東方明珠電視塔、浦東國際機場、上海展覽中心、上海體育館、上海圖書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新錦江大酒店以及南浦、楊浦、徐浦、盧浦大橋和磁懸浮列車等上海標誌性建筑工程。
本次參訪可就上海建工對于預拌混凝土的制程管制、原物料管理、運輸調度、配比設計乃至新材料研發等工程實務問題進行討論,亦可了解上海建工之品質管理制度如何運作、如何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及忠誠度,作為臺灣預拌廠品質提升及顧客服務之參考。
五、工程參訪:
1.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預計有491.9米,共101層,建筑主要包括兩部份:一棟雕塑狀的樓塔及一個墩座。距地面472米處設計了長度約為55米的觀光天閣,這個建筑計劃由Mori Building Corporation領導,地點是位于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將提供大量的面積,作為辦公樓、旅館、商場、觀景臺及會議等用途。正在施工階段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預期于2008年初竣工,并會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落成,屆時將會成為亞太亞最高的建筑物。
本次參訪團可藉由工程參觀了解大陸地區混凝土施工所可能遭遇之問題及採取之管制措施,實地了解混凝土工程技術及施工水準。
2.蘇通大橋
蘇通大橋位于江蘇省東部的南通市和蘇州(常熟)市之間,總長8206米,主橋為雙塔雙索面鋼箱樑斜拉橋。斜拉橋主孔跨度1088米、主塔高度 306米、斜拉索的長度580米、群樁基礎平面尺寸113.75×48.1米、均為世界之最。蘇通大橋全線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計算行車速度南,北兩岸接線為120公里/小時,跨江大橋為100公里/小時。主橋通航凈空高62米,寬891米,可滿足5萬噸級集裝箱貨輪和4.8萬噸船隊通航需要。全線共需鋼材約25萬噸,混凝土140萬方,填方320萬方,佔用土地一萬多畝。工程總投資約64.5億元,計劃建設工期為六年,是中國建橋史上工程規模最大,綜合建設條件最復雜的特大型橋樑工程。
3.東海大橋
東海大橋北端起始于上海南匯蘆潮港,通過滬蘆高速公路與市區溝通,南至浙江嵊泗崎嶇列島,通往上海洋山集裝箱深水港區,是洋山集裝箱深水樞紐港陸路集疏運的通道,并兼顧社會交通運輸功能。東海大橋按雙向六車道加緊急停車帶的高速公路標準設計,分上下行雙幅橋面、橋面總寬31.5m,設計車速80km/h,全長32.50km。大橋可分為八個部分,即路橋連接段、陸上段、淺海段、非通航孔基礎段、非通航孔段、主通航孔、輔通航孔和港橋連接段,其中港橋連接段又分為開山路段、海堤段和顆珠山大橋三部分。 東海大橋是中國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橋,工程規模龐大,建設條件相當復雜。東海大橋的建成,為洋山深水港提供了唯一的陸上通道,也展現中國的橋樑建設水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