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詳細內容
  (一) 外來和尚如何念經

  面對天津誘人的巨大發展空間,許多北京企業早已緊緊盯住了這座巨大的"金礦",摩拳擦掌的準備開發天津市場。北京和天津咫尺之遙,天津的發展對北京建材行業的拉動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然而北京企業這個"外來的和尚"如何才能念好這本經呢?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孟國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了四點中肯的建議,為走進天津"掘金"的北京企業指點迷津。

  孟國強會長指出,從建材業自身的發展來考慮,北京企業走進天津首先要注重綠色建材戰略的推進。將節能減排、淘汰高耗能、高污染建材作為企業的頭等大事來抓。

  目前,倡導綠色、健康、環保建材是全世界建材行業的發展主旋律。近年來,我國在積極推進建筑節能、研發新型環保建材等工作上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加之此次天津濱海新區建設又是以打造綠色生態城為主題,那么綠色建材在天津建設空間中必將表現出巨大的優勢。

  北京擁有較暢達的信息渠道、科研機構林立、技術力量雄厚,因此在綠色建材的開發上較天津有較大的優勢,北京企業走進天津時要把新型的綠色建材帶到天津,才能在天津取得長足發展。孟國強會長指出,企業只有在環保上有所突破才能算的上是真正的創新,企業要以對消費者負責的精神來積極推進綠色建材戰略,不夸張的說,這是一件造福子孫萬代的大事。

  第二,努力使京津兩地文化相融合也是北京企業進入天津前的"必修課".北京與天津兩地雖然只相隔百余公里,但其文化氛圍卻各有特色,百姓的生活方式、購物方式也各有千秋。建材家居產品由于其自身擁有濃厚文化特質,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對建材產品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因此建材企業進入天津前要把兩地文化的融合作為重點來抓。孟國強會長指出,可以說文化融合的過程就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過程。

  企業要研究天津消費者的消費心態,明確他們比較傾向于購買什么樣的建材產品,而不是把北京地區暢銷的建材產品硬塞給天津消費者,這樣只能適得其反。北京企業進入天津市場后,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天津本地企業,他們在天津土生土長非常熟悉當地文化,產品也容易被消費者接受,北京企業進入后如果不能很好的將兩地文化融合,許多優勢就會變為劣勢,影響企業的發展。

  建材行業由于"水土不服"而倒戈的例子不勝枚舉。百安居就是一個值得企業借鑒的案例。近日百安居傳出消息,其在東北開設的18家店將全部撤下。事實上,百安居不僅在東北地區,連同其在全國其他地區的多家店面的經營情況也是危機四伏。孟國強會長分析說,百安居這個在世界范圍內都十分成功的建材業銷售業態之所以在中國落到"虎落平陽被犬欺"的地步,就是因為不熟悉中國國情和中國百姓消費心理,其銷售業態不能與中華文化結合造成的。再回到走進天津的北京企業上,雖然不需走出國門那么遙遠,但其帶給我們的啟示仍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第三,加快建材商品物流鏈的建設對于北京企業來說也至關重要。北京企業"移師"天津必須要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物流鏈的延長和運輸成本的增加,導致產品價格上漲,市場競爭力降低。因此盡量縮短物流鏈、壓縮物流空間、合理設置物流節點對降低成本十分重要。孟國強會長建議企業盡量選擇專業的物流隊伍為企業合理設計物流流程,企業則把精力重點放在產品上。

  除北京的建材企業紛紛進入天津市場外,許多北京的建材流通市場也瞄準了這片廣闊的發展藍海,孟國強會長憑借對建材市場的深厚了解對這些建材市場提出了建議,他表示,建材市場在進駐天津的過程中,要加強自身素質的提升。目前建材市場多以攤位制為主,市場管理者只充當類似"物業"的角色。而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提升,建材市場經營模式和經營能力提升的工作勢在必行。目前,建材市場已經將許多好的經驗學習借鑒過來,例如先行賠付制、賣場統一著裝、統一收銀、統一物流配送等,這些都是對以攤位制為基礎的建材市場提升經營能力的主要途徑。而在這些提升中,最為重要的還是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高,只有人性化的服務才是市場長久立足的根基所在。

  最后,孟國強會長強調說,目前天津的發展存在十分廣闊的空間和巨大的機遇,企業要明確觀念,擺正態度,那就是北京企業進入天津并不是去和天津企業搶市場、霸地盤,而是去和當地企業合作,在齊心協力建設天津的基礎上取得自身的發展。因此他建議企業進入天津可以選擇和當地企業合作的方式,這樣不論是在文化融合上還是物流倉儲上都會省力很多,事半功倍。

  (二)天津著力打造北方上海

  天津東臨渤海西依北京,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是北方地區最具商貿基礎的城市。近年來,中央政府更是瞄準了天津巨大的發展潛力,著力對天津地區進行開發建設。目前,天津市的各項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巨大的建材需求量吸引了眾多建材企業的目光。

  據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孟國強分析,天津建設空間之所以擁有如此巨大的潛力,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中央政府對天津在北方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經濟地位的整體規劃和戰略布局。

  從政府的整體布局思路來看,是力圖把天津打造成為北方地區的經濟中心、航運中心和物流中心,成為整個環渤海地區的經濟發展龍頭,其影響力將輻射到東北、華北乃至西北地位,成為帶動黃河流域發展的火車頭。在我國,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都已分別形成了以上海、廣州為龍頭的經濟發展帶。而天津在地理位置和商貿基礎上都擁有與上海、廣州相匹敵的條件,但就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與上海廣州還有較大差距,因此,天津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孟國強會長表示,作為天津政府,要認清中央戰略布局的意圖,利用各項利好政策,發揚開拓進取的精神,借勢而上,加速天津發展,推動天津在國家經濟區域中戰略地位的形成。

  天津發展潛力的第二個方面,是天津自身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發展需求。天津自古以來就以貿易立市著稱。進入現代,天津要按照國際化大都市的框架打造自己,發展成為一個以金融、物流、貿易為重心的國際化大都市。在國際化大都市的形成過程中,天津也將展現出無與倫比的發展空間。

  在前兩方面的帶動下,天津地區住宅建設的發展潛力將表現出持續攀升的發展態勢。孟國強會長分析說,天津住宅需求首先來自天津本地百姓對住宅的剛性需求。近年來,天津地區房地產行業雖有所發展,但其發展規模和勢頭都遠遠落后于北京地區,天津本地百姓對住房改善的需求量仍舊很大。住宅需求的第二方面來自天津戰略地位形成和國際化大都市建設過程中逐漸成長起來的住房要求。隨著天津的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淘金者"涌入天津,而緊鄰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相對較低房產價格也將吸引大量北京居民到天津購買房產。天津當地居民隨著天津建設的發展收入會持續提高,對住宅的要求也會相應提高。這些都將是天津房地產取得重大發展的有利條件。
更多»推薦精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