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非洲:中國鐵建走出去的戰略選擇
2006年,對中國建筑業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國建筑業產值規模達到歷史新高:建筑業增加值首次突破一萬億元,其建造能力和科學技術也已達到國際認可水平。在這一年里,隨著建筑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和調整,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資產總額就達到938億元,新簽合同額2000多億元,完成營業額1400多億元。不僅其承建的青藏鐵路全線通車,京津等11條鐵路客運專線、北京等各大城市軌道交通、南水北調等重點工程進展順利,海外經營也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中國鐵建為國家建設、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它以閃亮的姿態昭示著中國建筑業的發展方向。春節期間,記者就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的近期發展和未來走向走訪了其總經理金普慶。
記者:2006年,中國鐵建首次進入世界500強。您如何評價中國鐵建這一年生產經營情況?
金普慶:2006年,中國鐵建緊緊抓住鐵路跨越式發展的有利時機,加緊推進實施“走出去”戰略,路內外并舉、國內外共進,以科技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國鐵建資產總額938億元,完成營業額1400多億元。其中,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實現歷史新突破。新簽合同額212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41.4%,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6%。
記者:據了解,中國鐵建近些年經營額連年攀升,您認為原因何在?
金普慶:中國鐵建這些年來,如果說取得了一些成就,這主要得益于管理理念和經營思路的變化。2006年,總公司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各項工作,以轉變增長方式、提高發展質量為主線,以調整思路、革新管理、預控風險、增強實力、內部和諧為主要內容,圍繞年初確定的總體目標,扎實工作,使企業繼續保持迅猛的發展勢頭,實現了“十一五”良好開局。
最主要的是,企業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思路在調整中逐步統一。思路決定出路,理念決定成敗。結合企業實際,我們積極倡導“求真務實,行穩致遠,得人治事并重,講團結守紀律”的管理理念。一是對資本經營確立了“充分論證,控制規模,改善結構,有序運作,規范管理”的指導思想,資本經營開始走向理性、規范、可控的發展軌道。二是堅守內部管理型戰略,企業內部管理決定企業價值,苦心經營、精心管理是搞好企業的不二法門。全力加強項目管理,千方百計降低成本,提升經營管理效益。三是按照“資源約束功能,功能整合資源,功能釋放于架構”原理,進行資源整合,將企業資源按不同層次優化配置并釋放,按照工程公司“小而專”、集團公司“中而強”、總公司“大而穩”的要求,改善組織架構,減少管理層次。四是在管理鏈條中,責任鏈的責任值遞增傳遞,下一環責任值對應大于上一環是管理的精髓。五是轉變增長方式最重要的是節能降耗,降低成本。六是信譽是企業競爭的“核武器”。七是企業領導班子必須要專業互補,結構合理,形成整體合力等等。
記者:“十一五”期間,中央和國家商務主管部門將進一步積極引導我國企業“走出去”,并進一步培育和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品牌的企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方面,中國鐵建在“十一五”開局之年取得了哪些新的突破與成就?
金普慶: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鐵建實施“走出去”戰略取得重大突破。在海外市場競爭中,我們緊緊抓住國家鼓勵和支持有實力企業“走出去”的歷史機遇,加大工作力度,發展和培植海外經營資源,充分發揮企業重組后設計、施工資源有效融合所提升的經營能力,充分發揮總公司所屬的中土集團海外經營和品牌優勢,強化其海外經營的龍頭作用,海外經營取得重大突破。土耳其高速鐵路項目、阿爾及利亞高速公路項目、尼日利亞鐵路現代化項目等,均在與世界頂級承包商的競爭中勝出,其中尼日利亞鐵路現代化項目合同額為83億美元,是迄今為止我國工程承包商在海外中標的最大項目。
記者:當前,真正使企業保持更快的發展速度和更好的發展質量,必須依靠技術創新來推動企業資產不斷優化,管理更加科學,才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中國鐵建是如何推動企業不斷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呢?
金普慶:在技術創新能力方面,中國鐵建進一步完善了總公司科技創新體系,研究制定了《總公司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方案》,設立了技術委員會、專家顧問委員會、專業委員會和工程實驗室。總公司還充分利用社會科技資源,聘用外部專家和技術人才為我所用,促進了技術創新向生產力的轉換,較好的解決了高原鐵路、高速鐵路、溶巖富水地質條件施工等技術難題,科技創新成效顯著。
此外,總公司通過參加第六次鐵路大面積提速準備工作,對既有線實施200公里速度級的提速改造,使我們鐵路既有線提速設計施工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在高速鐵路建設上縮短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客運專線標準體系;在路基、橋梁、隧道、無碴軌道和四電的單項設計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鐵路設計、建造能力由每小時16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路基方面,針對不同地質條件和零沉降的要求,解決了軟土地基、黃土地基的基礎處理和零沉降的施工工藝。橋梁方面,在引進消化吸收國外技術的基礎上,創新地設計加工了900噸箱梁的預制、提、運、架等設備和原位現澆的移動模架設備,架梁能力從140噸提高到900噸。隧道方面,承擔了盾構直徑達14.93米的南京過江隧道、國內第一條鐵路水下盾構長隧廣深港客運專線獅子洋隧道和國內第一條公路海底隧道廈門翔安隧道的施工,隧道防水從2級提高到1級。無碴軌道方面,在引進國外技術的基礎上,率先建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博格無碴軌道板預制生產線,制造精度達到0.1毫米。四電方面,通過發達國家“四電”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聯合競標,建立了350km/h“四電”集成技術的技術體系,使總公司具備了建設350km/h客運專線的能力,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四電”集成技術創造了條件。
記者:最后能否請您談談中國鐵建2007年的發展目標?
金普慶:中國鐵建2007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確立正確的管理理念和思路;改善領導體制,提高管理能力和執行力;抓住機遇,深度開發國內市場,奮力開拓海外市場,保持和擴大生產規模;堅守內部管理型戰略,審慎進行資本運作;有效整合資源,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不斷提高設計與施工技術水平;加強項目管理,做專做強工程公司;堅持穩健理財,逐步改善資產質量;堅持得人與治事并重,積極開發人才資源;規范與加強企業管理,穩步推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根據這一要求和目標,總公司今年重點要做好如下幾項工作:一是要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確保企業安寧和穩定發展;穩健理財,防范控制經濟風險;努力擴大市場份額,保持穩定的規模;企業改制上市,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問題。
其次是尋找制高點圖發展。所謂尋找制高點,一是發揮比較優勢,用自己的上等馬、中等馬和別人的中下等馬比賽。二是根據市場特點和發展趨勢,見端知末,預測生財。三是深度開發國內市場,奮力開拓海外市場,培育新的增長點。中土集團海外經營的布局和人才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也是我們的比較優勢之一。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產能過剩。這種過剩可送到非洲。
中國與非洲和中東有傳統友誼,西非僅尼日利亞、尼日爾和貝寧就有數千公里米軌鐵路運營不暢,隨著經濟的發展,必須改造或建設新線。因此,首先是非洲、中東,其次是周邊國家,再次是其它大陸。開拓市場,一是突出中土集團的龍頭地位,充分發揮其經營網絡和商務人才的作用,加強其設計、施工、管理能力,不斷做強做大。二是品牌致勝,下大決心管理實施好尼日利亞和阿爾及利亞的鐵路、公路項目。并利用豐富的本土資源,為當地培訓出大量技術人員,將通過項目實施,推動非洲國家獨立自主的鐵路工業和建材工業的發展。
第三是結合高速鐵路建設,加強技術創新。首先要立足于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在核心技術上不能受制于人,在重難點工程線下設計施工上,要立足自身解決問題。特別是對跨江越海特殊地質隧道、移動模架制梁、無碴軌道等施工技術,要在施工實踐中不斷總結提升,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力爭在關鍵領域有所突破,獲取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同時增加技術儲備,以技術優勢贏得市場優勢。
第四是實施人才戰略。市場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企業的發展歸根到底取決于人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一要深化改革,建立管理者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機制。二要科學設置專業技術崗位,創新對專業人才的聘任機制,營造有利于各級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防止人才流失,防止都擠在當官的一條路上。三要把黨管干部原則與市場化選人用人結合起來,把領導考核選拔干部與民主推薦和決策的程序結合起來,慎重用人,審慎選人。四是必須在實踐實戰中發現人才,結合環境、閱歷,憑政績選人用人。五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各級管理干部和技術人員的培訓,使他們的思想能與時俱進,知識不斷更新,防止落伍老化。六是用人要少而精,寧缺勿濫。七要加強監督管理,建立和完善業績考核機制,加強財務監督,突出關鍵業績指標的考核審計。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