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本站動態 » 正文

2010年廣東省混凝土市場調查報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8-05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江漫
核心提示:2010年廣東省混凝土市場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廣東省地處我國南海,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毗鄰港澳,水運港口星羅棋布,借助這優越的地理位置加上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吸引全國甚至海外人士紛紛來粵投資,2010年這個“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里,該省的生產總值達到45636億元,是2005年22557億元的2倍,人均生產總值折合近7000美元,進入中等收入國家地區,行列產業結構調整在“十一五”取得新的重大進展,經濟總量連續22年居全國首位。

  在基礎建設方面,《廣東省2010年建設項目計劃(草案)》中顯示,廣東計劃今年投資3900億元,投入到300個重點建設項目中,項目比去年整整增加100項,投入資金較去年計劃增加870億元,其中安排今年展開前期預備項目共計106項,預計今年廣東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增長16%,GDP的增速目標為9%,包括廣州年內新增地鐵91.4公里。然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今年廣東省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16113.19億元,同比增長18.84%。

  在廣東4萬億元大規模工程建設投資計劃的逐步落實之后,接著 “三促進一保持”和啟動“新十項工程”建設等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各地又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上廣州及協辦城市的亞運比賽場館建設及配套工程的完工、房地產投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等因素影響,2010年廣東省混凝土行業預拌混凝土實際供應量同比有較大增長,價格穩中有升,總體運行平穩。

  二、行業概況

  隨著“禁現”工作的進一步拓展以及預拌混凝土在二、三線城市和欠發達地區的不斷推廣和市場的不斷擴大,加上新建站點的建成投產,據中國混凝土網統計,2010年廣東省的預拌混凝土總產量高達1.16億立方米,突破1億立方米大關,同比增加3300萬立方米,與2009年同比增幅達39-76%。

  從表格中看出,“十一五”期間,廣東的混凝土產量是穩中有漲,主要是因為2010年,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新開工各類住房12.5萬套,竣工各類住房6.1萬套(其中:廉租住房1.27萬套、經濟適用住房1.54萬套、公共租賃住房964套、限價商品房438套、墾區棚戶區改造3.2萬套),同比增長165%,完成國家下達我省目標責任的202%,共有億元及以上在建項目3145個,比去年增加500個,投資規模為31440.44億元,同步增長29.2%。這樣一來,大型項目工程建設拉動了廣東省混凝土市場的發展。

  其次,2010年,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3659.7億元,相比去年增長了23.6%;商品房新開工面積9893.0萬平方米,與去年增長了58.0%;商品房銷售面積7322.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了4.1%;房地產稅收收入716.2億元,同比增長了27.8%;房地產業增加值2608.7億元,同比增長5.6%。前三季度商品房施工面積26641.7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2.2%;其中新開工面積7818.05萬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長110.4%;施工面積、新開丁面積同比增速均達到近年同期最高。竣工面積3135.9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6%。 

  竟而,商品房的大面積施工給混凝土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市場。

     最后,借助第16屆亞運會、亞殘會在廣州舉辦的機會,亞運會、亞殘運會場館的建設,這給廣東省的混凝土市場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拉動了混凝土市場需求,加上城市面貌改造、基礎設施包括地鐵建設、城市道路、橋梁建設,環境綜合整治,公益性河涌治理等方面整個涉亞總投資超過1100億元人民幣,都推動了混凝土行業的發展。

  三、區域情況

  2010年廣東省的混凝土產量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中部地區,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地,這些發達地區混凝土產量占了全省80%以上。

  廣州市是廣東省省會,位于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緣,西江、北江、東江水道在此匯合,瀕臨南中國海,珠江入海口,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越,廣州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全市面積為743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3.5萬人,GDP為10589.86億元,與2009年相比增長13.3%,位于第一,人均GDP10.261萬元,混凝土產量約2300萬立方米,人均混凝土量約2.23立方米,與上一年度同比基本持平。

  從圖中可以看出,2010年,廣州混凝土的價格起伏不定,據中國混凝土網統計,廣州市的混凝土價格在300~340之間大幅波動,這是因為個別砼企業的不正當行為影響到廣州市混凝土市場價格沒有得到合理的調整,再來就是2010年是廣州亞運會的舉辦年,受亞運期間停工的影響,全市所有建筑工地停工,混凝土(含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停產。此舉將減少該市百萬噸的散裝水泥需求量,今年廣州的混凝土產量相對減緩。但是因為砂、石原材料資源性緊缺引起價格上升,燃油料、煤、電等升價也引起水泥、粉煤灰、礦渣粉、外加劑等價格上升,企業的運輸及人工成本大大增加,所以混凝土價格上升的趨勢是可預期的。  

  深圳位于中國南方珠江三角洲東岸,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在國家政策的影響下,深圳已由一個昔日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新興現代化城市,作為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大陸第四大城市,深圳的發展速度迅猛。全市面積20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891.2萬人,GDP達8201.24億元,同比增長10.5%,位于第二,人均生產總值是10.672萬元,據統計,全年的混凝土產量為2317萬立方米(含墻材、管樁用混凝土量),與上一年同比增長16%,人均混凝土量為2.60立方米。

  《深圳工程造價信息》中顯示,2010年深圳市的混凝土價格一直在保持在290元/m3左右,價格起伏不大,相對穩定,但競爭比較激烈。

  東莞市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全市總面積24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635.0萬人,生產總值達4246.3億元,同比增長10.3%,人均生產總值是6.687萬元,據中國混凝土網數據統計,全市的混凝土產量約100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30%,按統計計算,人均混凝土量約為1.57立方米。

  據《東莞工程造價信息》顯示,2010年東莞市的混凝土價格基本保持在310~320元左右,在八月份之后,價格持續上漲,發展勢頭不斷上升。由于水泥沙石價格等混凝土原材料價格的高位運行,生產成本的提高和人工費用的提高從而帶動了混凝土價格變化。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個重要城市,位于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新會、臺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面積為1701平方公里,全是常住人口為149.1萬人,全年生產總值達1202.6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為8.065萬元。全市混凝土企業有25家,年產量超過1600萬立方,人均混凝土量超過11立方米。

  《珠海工程造價信息》中顯示,2010年珠海市的混凝土價格比較穩定,起伏不大,價格均在275~285之間徘徊,較去年價格有所增長。

   粵東、粵北和粵西等地的產量,2010年在全省的比重也較往年有所提高。 

  四、企業方面 

  廣東省400多家混凝土企業,平均產能為70萬立方米左右,有部分集團企業的年產量在100萬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經濟發達地區,占全省總產能的50%。 

 排序

 企業名稱

 年產量(萬立方)

 1

 廣東塔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02

 2

 深圳東大洋混凝土有限公司

 150

 3

 東莞市新鴻基混凝土有限公司

120

 4

 佛山華潤順安按公司

80

 5

 深圳振惠通混凝土有限公司

 72


    外加劑方面,廣東省的外加劑廠2010年發展狀況較好,廣東瑞安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專業從事混凝土外加劑、防水劑、膨脹劑、鐳射防偽包裝材料等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2010年生產了15萬噸的磨砂石、膨脹劑;江門市蓬江區強力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混凝土外加劑的科技企業,產品系列包括聚羧酸、萘系、氨基等混凝土外加劑產品,年產量達10萬噸;深圳市五山建材實業有限公司是研制、開發、生產混凝土系列外加劑的專業企業,年合成萘系及其它新型高效減水劑6萬噸(水劑);廣東柯杰外加劑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產品是新型KJ高效減水劑及其系列產品,今年的外加劑年產量達5萬噸。

  五、展望 

  展望2011,“十二五計劃”的開局之年,投資需求旺盛,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題,深化改革開放,投資消費比例將進一步趨于協調,投資增速較2010年將有所放緩。“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市新增地鐵通車里程400公里、城中村改造項目200個、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廣梅汕龍湖南至汕頭段增建二線等總里程約800公里的鐵路項目和里程月920公里的高速公里項目,還有保障性住房、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改善民生建設力度將不斷加大,這樣一來,對2011年混凝土市場的拉動起積極作用。固定資產投資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態勢,投資結構有所改善,在促進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的同時,將帶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快速增長將為2011年政府和企業投資增長提供較好的資金基礎。 

  但是,對于廣東這樣的大省來說,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部分地區產能過剩,導致企業開工不足,加上混凝土成本的不斷增加,企業壓力加大,利潤空間逐步縮小;其次,一些企業的管理粗放,技術水平、裝備水平和工藝水平不符合管理規定,布局不合理、局部產能過剩等現象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利益;再次,拖欠款問題嚴重拖欠款成為拖累商混企業發展的最主要問題,廣東省商混企業拖欠款總額在50億元以上,其中,深圳為24億元;最后,行業集中度低,素質低,部分企業生產規模小,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低,行業自律約束機制未有效建立,人才缺乏,企業經營和管理水平處于較低層次,這是行業的致命弊端。但隨著隨著廣東省首部工程建設地方標準《預拌混凝土生產質量管理規程》的頒布實施,管理部門將對不符合管理規定的企業淘汰。并且,一些較大水泥企業進入混凝土行業將會帶動行業的發展,為混凝土行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