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龍頭企業――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H股代碼01157,下稱“中聯重科”)成功登陸香港聯交所,收盤股價16.18港元,比14.98元的招股價上漲8.01%。
中聯重科本次上市交易的H股股份總數為9.57億股,其中包括首發8.7億股,以及相關國有股東為進行國有股減持而劃轉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并轉為境外上市外資股的8695.83萬股。
公司H股發行價為每股14.98港元,募集資金130.33億港幣。另外,于香港公開發售截止認購日起計的 30 日內,中聯重科還會在全球協調人行使超額配售權時,額外增發不超過1.3億股H股,有望再募集資金19.48億港幣。
中聯重科香港上市,募集資金總額將達150億港幣,是為近年全球工程機械企業最大的一筆公開融資。
國際資本大亨追捧
作為香港聯交所年終最大的IPO項目,香港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親自出席中聯重科上市儀式。
在此之前,中聯重科的籌資也得到了國際投資者的熱捧。公開發售超額認購7.17倍,本次在港募集資金總額有望達到150億港元,為今年在港非金融類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之最。
中聯重科此次在香港發行新股,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及索羅斯香港基金公司均通過國際配售認購。而這也是索羅斯香港基金公司自在港開業以來
第二次出手認購新股
除此之外,被稱為“亞洲股神”的李兆基私人進行了認購,涉資5000萬美元。這是作為恒基地產主席的李兆基10月以來最大一筆投資。
據香港媒體報道,李兆基本人對于中聯重科的認購將采取不限價方式,即不管中聯重科的股價最后定在13.98港元至18.98港元之間哪一位置上,李兆基都將全數認購。
劍指1000億目標
在國際資本大亨火線認籌中聯重科的背后,是中聯重科實力強大、業績靚麗的現狀和工程機械行業高速持續發展的預期。
目前,中聯重科是世界第十大工程機械企業,全球最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產品目錄最全的企業,中國最大的環衛機械公司。
2010年公司三季度報顯示,中聯重科總資產已突破500億元,較上市之初增長了51倍。最新業績預告則顯示,今年公司實現凈利潤約43億元,比2000年增長了80倍。
“‘十二五’規劃對公司業務有利,加上內地城鎮化速度加快和空間很大,十年到二十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無周期性制約。”12月23日,中聯重科董事長、首席執行官詹純新表示,預計在國內推動保障性住房、高鐵發展,水利建設,以及環保業務等的大背景下,公司主業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
此外,詹純新還表示,中聯重科的產品鏈非常完整,幾乎涵蓋起重機械、混凝土機械以及路面機械等與國家建設緊密相關的所有方面,而眾人關注的環保環衛機械更將成為公司未來發展的亮點。
據了解,中聯重科此次H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拓展公司的國際化業務;建設和完善公司的境內外營銷網絡及服務體系和支持體系;進行產業升級和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建設;建設公司研發能力及開展新技術研究,建設公司的數字化服務和供應鏈協同管理平臺;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按銷售收入而非上市公司會計統計算法,中聯重科今年的收入是500億元,2015年,公司提出的目標是達到1000億元。”廣發證券研究員邱世梁分析說,“如果通過收購,或者多次再融資等措施加速發展,公司千億目標完全有可能按期實現。”
國際化戰略加速
“卡特彼勒、小松等世界級工程機械企業的發展歷程表明,國際化是建設世界級工程機械企業的必經之路。他們都經歷了產品市場由國內向國際轉變的過程,也經歷了產品國際化向資本國際化轉變的過程。”國金證券研究員董亞光認為,中聯重科本次H股發行上市,將是公司又一次新的跨越。
詹純新稱,豐富的并購經驗是中聯重科的優勢,也是公司國際化的助推器,未來如果有合適的企業與機會,公司會繼續考慮海外并購。據中聯重科2009年年報披露,公司全年實現主營收入181.47億,其中,海外營收為26.148億元,占比12.59%。
招股說明書披露,中聯重科本次H股發行所募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有約28%(約38.23億港元)用于在部分主要海外國家及地區開展業務及服務,鞏固公司的市場地位;另外,還有約10%(約13.67億港元)用于補充海外業務的營運資金。
“如本次H股發行順利完成,隨著募集資金的投入,公司的國際化戰略將加速推進。”國金證券研究員董亞光繼續分析,“中聯重科此次香港上市后,A股市值將在800億元至900億元之間,完全可以支持其在海內外實施大規模的并購。”
按照中聯重科的構思,在新興市場,將以收購、建廠、拓展營銷網絡多重手段相結合,復制公司在中國市場上積累的經驗,主打產品性價比高的優勢,迅速獲得市場份額。
而在歐美市場,公司將通過選擇性的收購和自建裝配廠,整合全球資源;選擇中聯重科的強項產品進入,主攻專門市場,例如以并購的CIFA已經在歐洲所建立的完整混凝土業務平臺為基礎,拓展中聯重科其他產品線在歐洲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