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十大工程機械制造商——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01157.HK)H股已于12月6日開始全球配售,香港公開發行也將于12月13日至16日進行。
公司計劃發行8.7億股H股(不含1.3億股超額配售權),預計將獲得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約136.72億港元。中聯重科(15.12,0.00,0.00%)今年7月份敲定H股發行戰略,11月份即獲中國證監會批復,12月初即全球發售,有望于12月23日在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開始掛牌交易。
如此高效率的IPO,主要得益于中聯重科多年來良好的上市公司形象。其中,公司合理的股權結構以及透明、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為H股的發行成功,夯實了基礎。
中聯重科創立于1992年,由公司董事長詹純新帶領長沙建設機械(8.97,0.00,0.00%)研究院8名科技人員依靠50萬元借款起步,主要從事工程機械設備的研發制造,1996年為適應現代化企業發展需要,開始股份制改造,2000年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目前,中聯重科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產品目錄最全的企業,中國最大的環衛機械公司。
中聯重科董事會組成可謂精巧獨特,總共七位董事,中聯重科前兩大股東僅有董事長詹純新和科研專家劉權兩位躋身其中,另外弘毅投資邱中偉位列一席,余下四席全由獨立董事“占有”。
而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占多數,使得決策層和管理層徹底分離,這在國內上市公司中較為罕見,最大的優點在于:有利于決策的科學、透明,有利于公司的規范運作和長遠發展,有利于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2000年,中聯重科上市之初,總資產為9.5億元,當年實現凈利潤5256萬元。經過股份制改革,中聯重科逐步完成了從傳統科研院所向現代化企業制度的過渡和承接,之后的十年,公司業績呈現井噴式增長。2010年公司三季度報顯示,中聯重科總資產已突破500億元,較上市之初增長了51倍。最新業績預告則顯示,今年公司實現凈利潤約43億元,比2000年增長了80倍。
據悉,此次H股發行中聯重科的國際配售部分已經獲得足額認購,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及索羅斯等巨頭均參與了申購。
“我認為中聯重科是行業內公司治理結構最好、最透明的企業。中聯重科通過2005年將原母體長沙建機院吸收合并,而且實現了整體上市,不再存在控股母公司和一股獨大,沒有國內不少上市企業的關聯交易和財務操縱弊端,近3年在基數很大之后反而實現了更高的成長,這應該是海外投資者安心認購的重要原因。”李儉儉直言道。
公司計劃發行8.7億股H股(不含1.3億股超額配售權),預計將獲得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約136.72億港元。中聯重科(15.12,0.00,0.00%)今年7月份敲定H股發行戰略,11月份即獲中國證監會批復,12月初即全球發售,有望于12月23日在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開始掛牌交易。
如此高效率的IPO,主要得益于中聯重科多年來良好的上市公司形象。其中,公司合理的股權結構以及透明、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為H股的發行成功,夯實了基礎。
中聯重科創立于1992年,由公司董事長詹純新帶領長沙建設機械(8.97,0.00,0.00%)研究院8名科技人員依靠50萬元借款起步,主要從事工程機械設備的研發制造,1996年為適應現代化企業發展需要,開始股份制改造,2000年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目前,中聯重科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產品目錄最全的企業,中國最大的環衛機械公司。
中聯重科董事會組成可謂精巧獨特,總共七位董事,中聯重科前兩大股東僅有董事長詹純新和科研專家劉權兩位躋身其中,另外弘毅投資邱中偉位列一席,余下四席全由獨立董事“占有”。
而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占多數,使得決策層和管理層徹底分離,這在國內上市公司中較為罕見,最大的優點在于:有利于決策的科學、透明,有利于公司的規范運作和長遠發展,有利于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2000年,中聯重科上市之初,總資產為9.5億元,當年實現凈利潤5256萬元。經過股份制改革,中聯重科逐步完成了從傳統科研院所向現代化企業制度的過渡和承接,之后的十年,公司業績呈現井噴式增長。2010年公司三季度報顯示,中聯重科總資產已突破500億元,較上市之初增長了51倍。最新業績預告則顯示,今年公司實現凈利潤約43億元,比2000年增長了80倍。
據悉,此次H股發行中聯重科的國際配售部分已經獲得足額認購,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及索羅斯等巨頭均參與了申購。
“我認為中聯重科是行業內公司治理結構最好、最透明的企業。中聯重科通過2005年將原母體長沙建機院吸收合并,而且實現了整體上市,不再存在控股母公司和一股獨大,沒有國內不少上市企業的關聯交易和財務操縱弊端,近3年在基數很大之后反而實現了更高的成長,這應該是海外投資者安心認購的重要原因。”李儉儉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