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股市 » 正文

收購鴻基51%股權 亞泰集團東北戰略再下一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5-1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二十一世紀經濟
核心提示:收購鴻基51%股權 亞泰集團東北戰略再下一城
  5月16日,亞泰集團(600881.SH)發布公告稱,公司已與佳木斯鴻基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鴻基集團”)簽署了合作意向書,擬通過收購或增資的方式持有佳木斯鴻基集團有限公司51%以上的股權,并最終控股佳木斯鴻基集團有限公司。

  這是亞泰集團進入黑龍江市場6年來的最新動作,也意味著其“北進南擴”的擴張戰略又有實質進展。16日,亞泰集團一位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過去佳木斯對亞泰來說是一個空白點,這次與鴻基集團合作填補了這個空白?!?

  位于佳木斯的鴻基集團成立于 2003年4月30日,下轄佳木斯鴻福水泥有限公司、佳木斯鴻興水泥有限公司、佳木斯筑強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共三家子公司,2007年生產水泥熟料126萬噸、水泥110萬噸,并于2006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支持結構調整的60戶大型水泥企業集團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08年4月30日,鴻基集團總資產為49,288萬元,負債為28,797萬元,凈資產為20,490萬元,2008年1-4月份實現營業總收入16,335萬元,利潤1,410萬元(以上數據未經審計)。

  據了解,本次收購完成后,亞泰集團將利用鴻基集團現有的優質石灰石資源,新建擴建日產2500至5000噸大型水泥熟料生產線,將佳木斯市打造成黑龍江省東部重要的水泥熟料生產基地。

  牽手鴻基的同時,亞泰集團亦加緊了在黑龍江新生產線的投放。不久前的5月13日,亞泰集團日產4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在哈爾濱市阿城區松峰山鎮新明礦舉行奠基儀式,拉開其在該省千萬噸水泥項目的序幕。

  一手收購,一手新建,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對記者表示:“亞泰集團將在黑龍江形成‘一家獨大’之勢?!?

  
鞏固當地

  與“北進”的順暢相比,雷前治認為,亞泰集團在吉林本地或許將遭遇來自遼源金剛和冀東水泥(000401.SZ)的競爭。但國信證券資深分析師楊昕則認為:“吉林地區最大的還是亞泰集團,今年年底其熟料產量可達1200萬噸,而冀東在吉林也就兩條線,今年產量大概為250萬噸。從價格來說,亞泰最高,冀東次之,金剛最低。”

  顯然,一心要鞏固黑龍江、吉林市場的亞泰水泥不會讓自己在家門口有何閃失。亞泰集團董事長宋尚龍曾在此前接受采訪時對本報表示,公司正在與吉林當地的三家公司——通化特種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園山水泥有限公司、農安縣電聯水泥有限公司就被收購金額的審核和評估進行談判,尤其是對農安電聯,有意將之打造成長春本地最大的水泥生產基地。

  16日,亞泰集團董秘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對記者表示:“談判一直在進行,進展也比較順利,但離預期的上半年取得階段性進展的時間可能稍有延長。要等到全部條件成熟、所有風險基本解除的前提下,才進入董事會討論?!?

  另一方面,亞泰集團轉讓CRH公司26%的股權事宜仍處于相關監管部門報批階段。
  
  亞泰集團和CRH從最初的競爭“冤家”到最后達成戰略合作,可謂雙贏之策。一方面CRH的進入可為亞泰集團提供不菲資金,而通過合同中“排他性”條款限制CRH與其它企業合作,亞泰亦可以去一心頭大患;另一方面,CRH也可由此獲得一個發展平臺,實現進軍東北的野心。楊昕認為:“未來兩家將合作進一步整合東北的水泥產業。先整合吉林黑龍江,然后再看遼寧的發展機會。”

  
速度與耐力

  目前,東北水泥市場雖然規模較小,但是市場競爭卻相當激烈。雷前治表示:“尤其是遼寧地區,天瑞、冀東、三水、亞泰、日本太平洋等五大集團,已基本形成競爭格局,外來企業又比較多,以后的競爭格局會更加激烈。”

  僅4月下半月,就有數家企業宣布遼寧項目的進展。冀東水泥于4月22日宣告擬投資約7億元組建冀東水泥葫蘆島有限責任公司,建設一條日產45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及配套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4月28日,遼源金剛在大連點火投產了一條4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加速產能擴張;同一天,天瑞集團在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投資興建的兩條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水泥二期生產線也成功點火。

  激烈的外部環境促使企業不斷做大規模,加快布局,遼寧已成兵家必爭之地,這也給亞泰集團的“南擴”計劃造成了不小困境。但按照公司此前確定的“三年規劃、五年戰略”目標,到2010年,亞泰水泥產能將達到3000萬噸,亞泰集團不得不隨時掂量南面市場的分量。

  楊昕分析認為:“遼寧的機會在于市場沒有明確的領導者,看誰的速度快,資金充足,先圈先得。我感覺亞泰進軍遼寧的速度不是太快,可能因為按照目前的產能它并不滿足進軍遼寧的條件,因此鞏固吉林和黑龍江為先。”

  但上述亞泰集團人士則有自己的看法:“我們認為水泥市場并沒有很強的技術壁壘,只要符合國家環保要求,又能解決發展的資金瓶頸,我們還是處在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