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股市 » 正文

G建工(600170):精于“螺螄殼里做道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1-1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上海證券報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
核心提示:G建工(600170):精于“螺螄殼里做道場”
     上海建工在特殊環境下實施超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水平已達國際領先水準。
    
      日前,由多名工程院院士和教授組成的專家組鑒定認為,以綜合施工技術和建筑工程項目為背景,由上海建工集團率上海建工建造的一系列特殊環境下的超高層建筑,其多項專項技術已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完全可以在國內推廣應用。
    
      “特殊環境下超高層施工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被列入上海市建筑技術發展基金重大科研項目之一,近幾年來得到上海市科委的重點資助。由上海建工(集團)牽頭,上海建工旗下的市建一公司、市建四公司、市建七公司,會同集團麾下的市機械施工公司、集團技術中心等共同承擔了這一項目的研究與開發,通過充分發揮各方綜合優勢,在施工過程中的集成創新,成功承建了一系列地處上海鬧市中心,建筑密度高、場地狹窄并臨近地鐵與地下綜合管線的建筑工程項目,獲得了專家組的好評。
    
      地處中山公園的長峰商城(龍之夢),堪稱國內罕見的超深超大基礎工程。該工程位于運營中的地鐵二號線和明珠輕軌線的中山公園站旁側,由10層裙樓和60層主樓組成,總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其中主樓高238米,其地下4層的最大開挖深度達24米,且緊鄰地鐵2號線,最近處距離僅1.9米。針對這一工程的特殊環境和功能要求,上海建工技術人員在施工中注重控制超大超深基礎的位移和變形,將確保運營中地鐵、輕軌的安全作為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采用了逆作法施工技術,通過運用“時空效應”理論,實施了“分層、分塊、對稱、平衡、限時”為特征的信息化施工,使地鐵和輕軌的運營未受任何影響,周圍建筑及管線保持良好狀況,成為軟土地基上成功開發大型地下空間與地下綜合體的一個施工典范。
    
      據悉,這一研究課題中已有七項專項技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專家組表示,這些與施工實踐緊密結合的研究成果具有創新性,不但解決了特殊環境下超高層施工的關鍵技術難題,而且縮短了工期,節省了投資,具有明顯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