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商務部提出吸引外資的兩個嚴格限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3-30  來源:慧聰網  作者:慧聰網
核心提示:商務部提出吸引外資的兩個嚴格限制

    “采取有效措施,嚴格限制外商投資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產業,嚴格限制外商投資房地產。”日前,商務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2007年全國吸收外商投資工作指導性意見,其中這兩個“嚴格限制”格外引人注目。

    產業引導的體現

    “這次提出的‘嚴格限制’具有新意,”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說,我國在當前擁有外資很多的情況下,開始更加注重自身的能耗和環保問題,“這是把我國內部的結構問題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問題聯系到一起了。”

    我國對吸收外資導向性的政策,從改革開放一開始就有,并且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有各自的側重點。現在將兩高一低產業和房地產業列入嚴格限制。商務部國際經貿研究院外資研究部研究員郝紅梅表示,國家提出對這些產業的嚴格限制,應該是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角度來考慮,但她認為“嚴格限制”并不是把上述產業列入禁止類,而是在項目審批等方面會比以往更謹慎。這對這些行業有正面影響。

    袁鋼明強調,這一次的吸收外商投資工作指導性意見是在企業所得稅法獲得通過的背景下提出的。企業所得稅法的通過,說明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引進外資不再主要依賴減稅、免稅等優惠政策。“兩稅合一之后,不再以地區為差別,而是以產業為差別。因此國家要注重對各產業引進外資的指導。”

    房地產投資寬嚴如何

    以往我國對外商在房地產領域的投資都是鼓勵與限制并舉,而今年卻提出了“嚴格限制”。

    郝紅梅表示,這是因為在2005年、2006年,外資在我國的房地產領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國家在去年7月曾出臺了《關于規范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的意見》,今年繼續提出嚴格限制,體現了對該產業引進外資政策的連續性。

    去年以來,外資進入中國房地產領域一直為大家所關注,并有人認為外資是推高房價的一大因素。袁鋼明對此表示認同,并稱:“防止房地產泡沫威脅國家宏觀經濟穩定運行,這個與我國引進外資戰略調整不是一回事。”

    他解釋說,我國房地產產業很大程度上不是純商業化的,即使是商品房建設,政府也必須考慮老百姓的利益和社會安定等問題。他認為,這個措施對房價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類界限越來越模糊?

    目前,有一些海外私募投資基金認為,過去,中國的政策對于可向外資開放的行業有明晰的規定,分禁止、限制、鼓勵三類,但是這三類的界限正在變得模糊。

    對此,郝紅梅表示,這種情況也確實存在,“國家出臺的產業指導目錄不是對每個產業都細化得很清楚,那么具體的項目上來之后,對其審批的權衡、把握等權力就下放到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的具體操作的人員手中,這需要相關人員的政策水平達到一定的高度。”

    袁鋼明則認為,禁止、限制、鼓勵三類界限模糊是一種好的趨勢,“原來的鼓勵政策或者差別政策越多越不好,限制的線條應該越粗越好,這樣才能體現真正的市場的作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