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中輸入“攪拌車”關鍵詞一搜索,出來的不是有關混凝土攪拌車生產和應用的新聞,你會看到眼前的網頁上出現一連串觸目驚心的標題:攪拌車壓扁桑塔納,車內2人不幸身亡、車速過快攪拌車肇事,騎車女子被碾身亡、水泥攪拌車撞電動車,騎車女被拖行十余米、武昌一行駛中混凝土車泵車脫落壓死騎車男子……再看一下日期,發現一月之內竟發生了20來起此類事故,還不包括沒有被媒體報道的,其頻率之高后果之嚴重著實讓人扼腕。
混凝土攪拌車俗稱“橄欖車”、“田螺車”,屬“重量級”的工程運輸車輛,如不注意控制速度,極易在轉彎時發生側翻,遭此“飛來橫禍”者,非死即傷,常常成為馬路殺手。行人、駕駛員普遍對一些攪拌車等特種車輛的橫沖直撞、超速行駛、隨路撒泥等違章行為深惡痛絕。
分析造成事故頻發的原因,進而尋找有效措施來大力整治此種現象迫在眉睫。從以往事故來看,許多攪拌車駕駛員并沒有特種車輛駕駛經驗,而工地趕工又迫使其加快速度行駛,導致了事故屢發。
目前,這種現象已引起了一些地區的相關職能部門的重視,紛紛出臺規章制度來整治攪拌車等特種車輛事故頻發的現象。12月份,廣州出臺了泥頭車管理規定,進一步完善泥頭車等特種車輛駕駛員上崗證制度,嚴禁聘用有3次以上交通事故和違章記錄的駕駛員。無錫市交巡警支隊濱湖大隊正推行一項被稱為“源頭管理+技術監控”雙重“緊箍咒”的“橄欖車”管理模式,對累計違法3次以上的車輛,不再罰款而是向企業通報,由企業內部處罰并建議開除。與此配套,該中隊還向轄區內混凝土企業大力推廣GPS系統。安裝了GPS系統,車速、行駛路線、狀態都被“定”在了電子地圖上。駕駛員一旦超速,監控室和駕駛室同時會響起警報,如同給駕駛員戴上了“緊箍咒”, 給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榜樣有了,接下來大家希望看到的當然是大范圍的推廣和常抓不懈的努力。希望這一現象明年不再是熱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