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上周(7月23-27日)后三個交易日受到市場波動影響連續回落,但建筑板塊一周漲幅仍達到7.68%,在全部中信一級行業中位居榜首。環保趨嚴、限產持續升級,供需緊平衡推動建筑類企業盈利普遍走高。
	
中泰證券認為,今年“淡季”隨著水泥行業產能控制力度的不斷增強以及產業鏈條的加速收縮,有望出現“淡季”不淡的情況,價格中樞有望維持高位運行;甚至部分地區(如蘇北、山東、江西等地)將有提前的漲價動力和彈性。
	
該機構認為,隨著我國更加重視“綠水青山”,我國石灰石礦山的格局將從過去“規模小、散亂差”向“集中化、規模化、正規化”靠攏,采礦權的收縮與礦山的正規化將導致大量中小無證礦山的退出,大幅提高原材料石灰石礦石的邊際成本。原材料的成本上升將促使行業分化,需要外購石灰石的水泥小企業由于競爭力加速衰弱逐步退出市場。并且,水泥龍頭布局混凝土,向拉法基“主要銷售商混”的經營模式逐漸過渡,通過產業鏈條的不斷延伸,水泥龍頭企業甚至具備“二次成長”的邏輯。
	
根據國信證券統計,2018年上半年建筑行業下跌23%,跑輸大盤8.79pct,行業已經調整了一年多,累計跌幅超過40%,行業估值水平重回歷史低位,當前PE約為11.5倍,僅略高于2014年歷史最低點,PB估值1.27倍,已經處于歷史最低點。
	
下半年起,基建投資有望企穩回升。下半年在全年基建投資預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范類PPP項目正常發展的推動下,基建投資增速有望企穩,預計全年維持在5%-10%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