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混凝土網的不完全統計,2017年我國商品混凝土總產量為22.98億立方米,較上一年同比增長3.11%。2017年環保督查的空前力度,原材料漲價、攪拌站停限產讓混凝土企業在艱難中前行。
2017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631684億元,比上年增長7.2%。加強融資平臺公司管理,清查利用PPP項目、各類投資基金變相舉債,可能制約地方政府的融資能力,影響基建投資。預計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至6.5%左右。未來中央政府繼續出臺穩增長政策的可能性明顯下降。同時近期部分地方政府開始主動擠出GDP水分,意味著地方政府也將從原來的追求經濟規模的GDP競賽轉向追求更務實更有質量的經濟發展。在此背景下,經濟增速可能會短期承壓。
2017年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持續放緩,這也反映出去庫存以及抑制樓市過熱等背景下房地產市場受到了影響。但是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仍處于高位,預計2018年仍呈現持續放緩態勢。
以下為中國混凝土網統計的2017年全國各省市(不含港澳臺地區)商品混凝土產量,數據主要來源于各地混凝土協會、散裝水泥辦公室等行業機構,在此感謝這些地方機構為收集相關數據付出的大量辛勞。地方機構數據主要依據當地有登記備案的資質企業,中國混凝土網在此基礎上補充了部分無資質企業的信息數據,并參考部分企業、媒體、全國相關宏觀數據,結合散裝水泥使用量估算而得,僅供參考。
2017年中國各省市商品混凝土產量及增長情況
若其中數據有所偏差,請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13564647274,15710120288(微信同號)
聯系人:王驊
2017年混凝土行業的幾點總結:
環保督察:
2017年是史上環保最嚴厲的一年,“一刀切”式停產也頗受質疑。環保停限產也讓很多混凝土企業陷入危機。而2018年,環保督察還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混凝土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原材料漲價:
2017年,部分地區河流禁止采砂,礦山禁止爆破,導致砂石資源緊張,價格持續高漲。另一方面,混凝土主要原料水泥因環保整治,水泥企業執行錯峰停窯,熟料產能大幅削減,另外在煤炭價格持續高漲影響下,水泥價格突飛猛漲。
反壟斷:
2017年,上游水泥企業漲價可謂非常強勢,甚至步調、時間、價格一致,不免有價格壟斷嫌疑,這引發了混凝土市場恐慌。對此,多地混凝土協會和企業也展開反擊,希望政府介入調查并干預水泥企業壟斷行為。
取消32.5水泥:
2017年9月25日,工信部發布《通用硅酸鹽水泥》強制性國家標準修改單報批公示。其中,以第3號修改單的形式取消32.5R強度等級的復合硅酸鹽水泥(PC32.5R),文件的發布意味著32.5等級水泥或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