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勝利閉幕。來自各個地區不同行業、企業的人大代表們代表著各自的選區,代表著企業與行業發聲,形成議案建議,在全國最高權力機關進行議決。
我們工程機械行業主機廠代表們今年都發表了哪些關乎產業的言論?我們該如何解讀?今天精選代表們的言論集錦奉上,排名不分先后。
兩會工程機械行業人大代表發言集錦
全國人大代表、玉柴集團董事局主席晏平
統一京六與國六標準
工程機械管理方式應逐步向機動車靠攏
本次會議期間,晏平代表指出,“國家要盡快出臺國六排放標準,給企業留足時間去做開發、驗證工作。”晏平代表還表示,希望從國家層面出臺加強工程機械行業管理的相關標準和法律法規,明確責權利,使得工程機械管理方式逐步向機動車管理方式靠攏,同時,制定中長期規劃,并分步驟、分階段、分區域進行有效推進工程機械上牌和強制報廢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黨委書記詹純新
緊隨一帶一路 打開產能合作新空間
本次會議期間,詹純新代表向習近平主席介紹,中國裝備制造業當前面臨著“三期疊加”的壓力,正經歷著轉型的陣痛。企業面對這一“陣痛”,內外雙向發力,正通過自身轉型創新和對外“走出去”,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指引下,拓寬了轉型升級道路,打開了國際產能合作新空間,使企業“走出去”更為穩健。
全國人大代表、中聯重科副總裁王金富
推廣“互聯網+高效烘干”打造全過程解決方案
本次會議期間,王金福代表指出,應結合發達國家農機化發展歷史,農業機械技術和農機企業發展模式必須進行深刻變革,我國“智慧農業”生產應當提上發展日程,有計劃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機”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重工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
揭示濰柴的國際化藍圖
本次會議期間,作為新的發展牽引,譚旭光代表指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有力促進我國裝備制造業與亞非歐的經貿合作,為過剩產能尋找新的戰略合作機會。同時,中國企業走出去,也將推進和倒逼制造企業自身技術提升、結構調整和商業模式創新,在全球商業浪潮中造就中國制造金字品牌。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臨工集團董事長王志中
提高生產力 促產業升級
本屆會議期間,王志中代表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體制建設,符合供給側改革要求。生產力的提高,根本還在于創新,圍繞創新生產方法,創新生產模式,創新生產思路做文章,運用科學的創新思維,解決好當前存在的效率低下、成本高的問題,破解企業難題,實現高效、綠色、和諧發展,促進產業升級。
全國人大代表徐工集團科技質量部部長閆麗娟
引領裝備制造業加快邁向中高端
本次會議期間,閆麗娟代表圍繞審查規劃綱要草案和計劃報告,希望國家在江蘇設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國家實驗室,引領裝備制造業加快邁向中高端。
評:
代表們提到了國六、一帶一路、去產能、產業創新升級、互聯網+、國家實驗室等。相信這些熱詞將在行業的2016年持續發酵,工程機械行業面臨的局面仍是機遇與挑戰并存,2016 ,我們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