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凝現象一般是指水泥的一種不正常的早期固化,發生在水泥用水拌合的頭幾分鐘內。假凝和快凝是不同的,前者不發生大量的熱量,而且經劇烈攪拌,水泥漿又可恢復塑性,并達到正常凝結,對強度亦無不利影響,但是給施工卻帶來許多的困難。一般認為,假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泥粉磨時受到高溫(有時超過150℃)影響,使部分二水石膏脫水生成半水石膏(Cas02˙½H20),當水泥調水后,它們又重新水化為二水石膏并析出晶體,在水泥漿中形成二水石膏的結構網,從而引起水泥漿的固化。但由于不是水泥組成的水化,所以不像快凝那樣放出大量的熱。這種假凝的水泥漿經劇烈攪動破壞二水石膏的結構網后,水泥漿又能恢復原來的塑性狀態。這種現象通過加強攪拌,水泥凝結時間就會正常,一般都稱之為假凝,也稱石膏凝結。
此外,當拌合物溫度過高時,水泥顆粒表面形成一層薄的硬殼,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變差,主要表現為表層混凝土形成硬殼,內部混凝土仍未初凝,也可以稱“假凝”現象。但是這種假凝影響后期強度,同時內部熱量不易散發,使體積膨脹,也易引起混凝土裂開。
此外,當拌合物溫度過高時,水泥顆粒表面形成一層薄的硬殼,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變差,主要表現為表層混凝土形成硬殼,內部混凝土仍未初凝,也可以稱“假凝”現象。但是這種假凝影響后期強度,同時內部熱量不易散發,使體積膨脹,也易引起混凝土裂開。



 已解決
 

                    
說聲謝謝,感謝回答者的無私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