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應用技術 » 正文

生產商品混凝土對散裝水泥的質量要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8-1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
核心提示:生產商品混凝土對散裝水泥的質量要求
  1、商品混凝土對散裝水泥出廠的要求
  
  1.1安定性:水泥的安定性指標比其強度指標更為重要,水泥強度等級不達標準或偏低,可通過降低標號使用或調整混凝土水灰比等途徑使用,但安定性不合格只能作為廢品處理,嚴禁使用。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因素主要是游離氧化鈣、游離氧化鎂含量等。在生產中應嚴格控制游離氧化鈣、游離氧化鎂含量。水泥中石膏摻入量過多,會產生膨脹應力而影響水泥的安定性,若水泥熟料中游離氧化鈣、游離氧化鎂含量高,又摻入了過多的石膏,三種因素迭加,最終致使安定性不合格。
  
  1.2水泥出磨后應有一定的存放時間在使用散裝水泥的過程中,尤其在水泥緊張的季節,常發現散裝水泥帶一定的出磨余溫,有時甚至高達40~50℃,這勢必使水泥使用日期推遲和影響混凝土性能,給混凝土質量控制帶來難度,因此,要求出磨后水泥嚴禁直接打人散裝水泥庫,應先輸入水泥儲庫,經檢驗出磨水泥安定性及其它質量標準合格后,通過多庫搭配再打入散裝水泥庫。對出磨水泥必須按每批號、噸位進行物理、化學性能檢驗,散裝水泥庫容量以企業每編號、噸位數為宜。混凝土攪拌站水泥儲罐應留有余,設置中轉水泥儲罐降溫。
  
  1.3詳細填寫質量出廠化驗單散裝水泥出廠時,必須向用戶提供與袋裝標志內容相同的卡片,同時必須隨車帶出廠化驗單,在化驗單中應詳細填寫能反應質量情況的各相關指標,以利于混凝土配和比設計生產時采用,不允許用出磨水泥的檢驗數據替代出廠檢驗。
  
  2、季節變化在凝結時間方面的控制要求
  
  水泥漿體的凝結時間對混凝土施工具有重要意義。通用硅酸鹽gb175-2007標準中p.o水泥初凝不早于45min,終凝不遲于600 min,即終凝時間在45min~600 min之間均合格,其范圍較廣。由于水泥的凝結時間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凝結硬化速度,為保證混凝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攪拌、運輸、澆搗,必須要求水泥有一個合理穩定的初凝時間,施工完畢后又需要混凝土能較快硬化,縮短脫模時間,因此又要求水泥有相對較短的終凝時間。
  
  影響水泥凝結時間的因素很多,水泥熟料的礦物組成和含量、水泥粉磨細度、石膏摻量、堿含量、混合材摻量均可影響水泥凝結時間。在使用時,混凝土的加水量、水泥用量、外加劑及施工速度也影響凝結時間。一般說來,在高溫季節,其凝結時間應適當增長,初凝在150~210min為宜,終凝在270~330min為宜,在低溫季節為防止混凝土凍害,應適當調整縮短凝結時間。
  
  3、混合材的摻量與品種要求
  
  在磨制水泥過程中,為改善水泥性能,調節水泥強度等級,增加水泥產量,充分利用工業廢渣降低能耗,常摻入適量人造或天然礦物摻合料,即通常所說的混合材。混合材種類較多,摻量波動范圍也較大,不同品種的混合材、同種混合材不同摻量都影響水泥的性能,進而影響混凝土性能。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取決于混合材的種類,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007標準中規定標準稠度用水量摻火山灰水泥>摻礦渣水泥>摻粉煤灰水泥。水泥中摻入混合材后一般早期強度均較低,但后期可趕上甚至超過普通水泥,尤其對摻粉煤灰和火山灰的水泥。摻礦渣的水泥泌水率較大,摻火山灰的水泥由于標準稠度用水量大,干燥收縮也大。摻混合材硅酸鹽水泥不敷出可用于高溫車間的建筑,但抗凍性差,不宜用于凍融循環及干濕交替條件下使用的建筑工程。因此,散裝水泥出廠時,應說明摻入混合材的品種及摻入量,以便混凝土站用于配制不同技術要求的混凝土配和比設計。
  
  4、含堿量的要求
  
  水泥中的堿主要來源于原料。粘土與石灰石中長石、云母等雜質都是含堿的硅酸鹽,在使用煤作燃料時,少量堿來自于煤灰。微量堿并無太大危害,但堿含量過高會增加游離氧化鈣含量,影響熟料質量,水泥中堿含量過高會使水泥庫中水泥結塊并造成水泥快凝,使混凝土表面起白霜。
  
  在生產水工用混凝土時,混凝土中的堿和活性集料容易發生堿-集料反應,產生局部膨脹,引起混凝土實體變形開裂,用戶要求提供低堿水泥時,水泥中的堿含量不得大于0.60%或由供需雙方商定。
  
  5、對石膏摻量的要求
  
  為防止快凝,調節控制水泥的凝結時間,一般在熟料粉磨過程中加入石膏一起粉磨,能夠在水泥顆粒表面形成鈣礬石保護膜,阻礙水分子移動,延緩水泥顆粒的水化。石膏摻量一般以保證水泥凝結時間正常、強度高、安定性良好為宜。p.o水泥與硅酸鹽水泥其石膏摻量為3~5%。當石膏摻量<1.3%時,不足以阻止快凝,石膏摻量>5%時,對凝結時間影響不大,而且摻量過多還會在后期形成鈣礬石,產生膨脹應力,降低水泥漿體強度,導致安定性不良,石膏的摻量很難通過化學計量進行精確計算,需要通過檢驗確定。一般認為,熟料中c3a含量高,水泥細,堿含量高時石膏的摻入量應適當調整,其原則是水泥加水24h石膏剛好消耗盡為宜。
  
  6、與外加劑的適應性要求
  
  預拌商品混凝土必須使用外加劑,散裝水泥與外加劑的適應性很重要,也是反映水泥品質的一個指標。因此需要水泥在細度、c3a含量、堿含量等指標更符合外加劑的添加要求。
  
  6.1細度要求
  
  水泥越細,水化硬化反應進行的越快。水化越完全,其膠凝性質的有效利用率就越高,水泥強度尤其是早期強度越高,而且能有效改善水泥的泌水性、和易性等。水泥細度太細,雖然水化快,但需水量增加,使硬化后的漿體內產生多孔而使強度下降,因此,水泥廠不應過分追求早期強度而粉磨過細。
  
  6.2 c3a含量要求
  
  一般認為,水泥中四種主要礦物成分的水化速率依次是:c3a>af>c2s。水泥的凝結速度既與礦物水化難易有關,又與各礦物含量有關,決定凝結的主要礦物是c3a與c3s。當c3a含量高時,水泥易發生快凝,用于預拌混凝土時,反應在外加劑緩凝時間不夠,坍落度損失過大,凝結時間過短等。因此應合理控制c3a含量。
  
  6.3堿含量要求
  
  堿含量對水泥的凝結影響也很大,它還會使水泥標準稠度需水量增加,凝結過快,反應為外加劑減水率不夠,緩凝時間不夠。因此,應合理控制含堿量。
  
  7、耐久性要求
  
  水泥的耐久性商品混凝土攪拌站一般很少注意,水泥硬化后,通常條件下,具有較好的耐久性。但是,在環境介質的作用下,會產生很多化學、物理和物理化學變化而被逐漸侵蝕,侵蝕嚴重到一定程度會降低水泥石的強度甚至崩裂破壞,從而導致混凝土結構實體耐久性下降。因此,要求水泥具有較好的耐久性。一般說來,減少水泥中c3s含量可提高抗淡水溶析能力,且利于改善抗硫酸鹽性能。減少c3a增加c4af含量也利于改善抗硫酸鹽性能。對于含c3a高的水泥熟料冷卻采用急冷形式,對于含鐵高的熟料采用緩冷形式,均有利于提高水泥耐久性。另外,摻活性混合材(例如火山灰質混合材)也能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8、混凝土裂縫控制要求
  
  從裂縫控制角度講,一般水泥細度越細,需水量越大,混凝土拌合用水越多,坍落度越大,越易造成混凝土早期干縮裂縫,而c3a含量高水化過快,水化熱高易引起大體積混凝土溫差裂縫。因此,應合理控制c3a含量和水泥細度。一般水泥細度要求其各粒級含量以保證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007標準要求為宜。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