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對如何控制混凝土道路施工質量提出了幾點意見,供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關鍵詞】城市道路 筑路材料 技術工藝
1.前言
近幾年,城市道路建設發展很快,道路施工工藝和技術進步也大有發展,對道路工程施工質量也逐步有所重視。由于水泥砼路面具有剛度大、強度高、耐久性強,穩定性好、養護費用低且有利于夜間行車等優點,水泥砼路面在我國也得到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對水泥砼路面工程從設計原理和方法、材料使用與組成、施工機械和施工方法及質量檢查與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水泥砼路面施工中,有些關鍵環節往往容易被忽視,造成產品降低使用壽命,留下質量隱患。本文根據筆者多年實踐經驗,提出了如何控制混凝土道路施工質量提的幾點意見。
2.筑路材料的選擇與控制
水泥砼面層直接承受行車荷載的作用和環境的影響。應具有較高的抗拉壓強度、耐久性、耐磨性和抗滑性,還要求有較低的彈性模量和溫度膨脹系數,以減少溫度應力。此外混合料還應有適當的施工和易性,以及適宜的酸堿度和強度,強度合理。所以選擇好的材料是保證砼質量最基本條件。
路面用水泥應具有抗拉彎強度高、收縮小,安定性與穩定性好。抗磨性和耐久性強以及彈性模量低等技術品質。目前路面用水泥應采用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強度應低于42.5。另外水泥的質量及用量不僅對砼強度有直接影響。而且對新澆砼的某些性能,如凝結的硬化速度、砼的早期收縮開裂、磨耗等也會帶來一定影響。砼用砂應具有高的密度和小的比面。以保證新拌砼有適宜的丁作性,同時要嚴格控制水灰比,為此應采用符合規定級配的中(粗)砂。所用的碎(礫)石應質地堅硬,并應符合規定級配,最大粒徑不應超過40mm,宜選用巖漿巖或未風化的沉積巖碎石。最好不用石灰巖碎石,它易被磨光導致表面光滑,對于其針片狀顆粒含量、硫化物及硫酸含量、泥土雜物含量均要符合施工規范要求。
把好原材料、管構件質量關。原材料、管構件的質量對道路工程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是保證施工質量的第一道關口。在施工過程中道路工程材料來源渠道往往變化較大,種類復雜。如砂、瓜米、分口等石料及水泥、土等,特別是砂、石的來源變化頻繁。因此必須按規定的檢測頻率對材料進行抽檢,并向試驗室送檢 對施工單位自行采購的工程材料(水泥、砂、石集料、鋼筋等),必須提供“三證”并按有關標準規定抽樣檢驗。執行見證取樣制度。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準進入施工現場。
3 土基的施工控制措施
土基是道路質量的根基。無論是填土路堤,還是挖方路槽。如果土基處理不好,道路的施工質量就根本談不上。對于這一點往往只是理論上的認識,而實際上往往被忽視。常見的問題有的溝槽回填(換土)。我們進行道路施工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某些溝槽回填施工。在回填復土中,往往不按要求進行,會給道路質量留下嚴重的隱患。如海槽內水不處理于凈就回填土。使槽內回填土方含水量相對高,混凝土及其他大塊舊料填人溝槽內,造成大塊間的空隙很太;有的雖有溝槽根基土方。但沒有經過壓實處理或夯實處理不舍格就回填等這些原因造成的后果是:很多道路建成后不久溝槽部位在行車作用下發生沉陷,出現淘槽兩邊的縱向裂縫及溝槽部位出現明顯的凹槽現象。要解決這類問題也并不困難首先是領導重視,施工人員(從施工人員到班組工人)嚴格把關,不準帶水還土。瀝青塊不準填人溝槽內。另外分層夯實,這一點必須保持。不論填于粘土或其他材料。都必須務實,目前人工夯實已很少采用,而又無其他措施,大多采舊將填溝材料填到土基表面后采用振動壓路機輾壓。好象已是唯一的方案,這種方法使道路表面密實很好,其實不然,因為既使采用了振動壓路機也受到實深度的限制,有的也受寬度的約束,根本振實不了,應對于深淘槽仍采取分層的夯實。最好不再采用術夯。我們應采用輕巧方便的機械夯實工具。以解決溝槽填土夯實問題。
4.水泥砼施工質量控制
水泥砼面層施工質量是提高水泥砼道路施工質量的關鍵,其質量控制主要應從砼強度、砼板厚度等幾方面來進行。路面砼強度要求一般不小于C20,為保證其強度施工時必須從配合比設計,原材料選用及砼的搗固三個方面嚴格控制。設計使用于硬性砼是節約水泥,減少砼收縮率的主要途徑,配合比設計時,水灰比要控制在0.5以下(一般為:0.46—0.48 砂率在滿足砼澆搗所要求和易性前提下盡量取低值(26—28%),單位水泥用量一般為330—360kg/1T ,水泥用量是工程質量得以保證的關鍵。施工時還應注意砼必須采用強制式拌和機拌和。
在砼施工中必須按照施工前進行的配合比試驗數據作為施工配料的依據。攪拌機每批的拌合物數量,應按砼施工配合比容易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① 進入拌和機的砂石料必須準確過秤,磅秤使用前應檢查校正,( 散裝水泥必須過秤.袋裝水泥.當以袋計量時.應抽查其重量是否正確;③ 嚴格控制加水量,每班開工前,根據天氣變化實測砂、石含水量并由工地實驗室確定施工配合比(水灰比)。特別要控制好用水量,如果水量過多會造成水泥漿稀薄,就會減弱水泥漿的膠結能力。
砼表面修整完畢后,應進行養生,使砼板在開放交通前具備足夠的強度和質量,如果養護不好或養護不及時。砼發生脫水現象,會造成表面片狀網裂或粒狀剝落或斷板,致使內部結構松散,尤其是表面強度人人降低,破壞了砼的整體強度和耐久性。由此可見,砼養護質量對路面的使用年限有直接關系,因此必須加強對砼的養護工作。養生期間,須防止砼的水分蒸發和風于,需覆蓋草袋片或鋸沫:
采用措施減少溫度變化,以避免砼板產生過大溫度應力:須管制交通,防止人,畜、車輛破壞砼面板。在養生初期為減少水分蒸發、陽光直射、風一吹和暴雨等,可以用活動的三角棚全部遮起來,待砼板平面的泌水消失后可在其表面蓋塑料薄膜,也町采用濕治養生。每天灑水噴濕2— 3次。養生時間砼抗彎拉強度達到3.5MPa以上。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約為1 4天,使用不發熱硅酸鹽水泥為2 1天。在規定的養生期內,必須保證路面濕潤,要糾正重視初期養護,而忽視后期養護的作法,后期養生不好,同樣對砼質量有影響,導致達不到設計強度,為此,必須保證養護時間。
采用先進管理方式和技術工藝
(1)認清城市道路工程的質量差距,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狠抓技術管理,以科技進步促質量提高。
(2)嚴格執行項目經理制,對無證上崗人員應堅決終止其施工權,并對施工單位予以重罰。采取項目經理風險抵押的方式,把個人利益、企業利益與工程質量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3)實行工程質量公示制度,對出現工程質量事故的施工單位除公示于眾,還應給予嚴厲的處罰,可令其在一定的時期內不得參與工程的投標。若因工程質量問題造成國家財產重大損失或在社會上產生惡劣影響的。應按法律規定追究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4)利用經濟杠桿,對工程實行優質高價,劣質低價,做到獎優罰劣。鼓勵施工單位用大力氣去抓好質量工作,使工程質量真正成為企業的生命線。
(5)推行先進的施工方法和工藝。如推廣廠拌路基用灰土、二灰結石(既可保證質量,又可減少對城市的污染,并可相對的擴大施工場地)。各道工序應嚴格按照施工規范的要求使用不同類型的壓實機械。杜絕人工攤鋪瀝青混合料,保證城市道路的平整度和美觀性。
5結束語
影響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道路施工階段質量控制是一項重要工作,需動員各方力量,實行綜合管理,以確保城市道路工程的高質量,工程技術人員應做好各施工過程的質量預檢與控制,只有這樣,城市道路工程才能實現“讓政府放心,令市民滿意”。同時必然取得令人滿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JTC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s]。
[2]JTC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