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混凝土原材料配比與施工工藝很重要
日前,金東區源東鄉的施某打電話向市民援助中心本報值班室反映,他家建房時,遇到了混凝土不會硬的問題。開始他懷疑水泥質量有問題,可廠方出具的檢驗結果顯示,水泥質量沒問題。他感到奇怪:水泥質量沒有問題,他家的混凝土為什么達不到應有的強度?
就此,記者咨詢了市某知名水泥企業市場部售后技術服務科羅魁源工程師。
羅先生說,他從事售后服務工作多年,經常遇到諸如混凝土不會硬、混凝土表面容易“起沙”(因面層混凝土結構不致密、強度較低、表面經搓擦后沙或泥粉從混凝土中脫離出來)等問題,原因大都與使用不當有關。
他說,農村用戶在使用水泥中存在這樣的幾個常見誤區:
首先是對水泥質量和等級(俗稱“標號”)認識上的誤區。水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但水泥質量與混凝土質量沒有必然聯系。水泥質量不合格,不一定會出現混凝土表面“起沙”等問題;水泥質量合格,不一定不會出現混凝土表面“起沙”等問題。目前國家水泥標準已與國際標準接軌,普通水泥分為32.5R(抗壓強度指數)、42.5R、52.5R等6個等級。國標規定,32.5R水泥28天時的強度不得低于32.5兆帕,是強度等級最低的水泥,目前農村用戶大都使用這種水泥。許多農村用戶往往把32.5R的水泥品種當做500#(過去的425#)水泥來使用,這是錯誤的,也是農村用戶施工中容易出現混凝土質量問題的原因之一。事實上,只有富余強度高出國家標準8至10兆帕的32.5R水泥才能達到過去的425#水泥的質量標準,而大部分小廠生產的水泥強度都在35兆帕左右,強度介于過去的325#和425#之間。一些農村泥工師傅把32.5R的水泥當做高強度的500#水泥使用,難免出現混凝土強度不能達到預期強度的問題。
羅先生說,混凝土質量不但與水泥質量有關,而且與原材料配比有關。通常混凝土強度越高,混凝土表面越不容易“起沙”。影響混凝土強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水泥配比用量。農村施工由于配比不準確,用沙量和用水量不控制,沙子含泥量不考慮,導致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要求。沙子比例高,泥工做活容易,但會增大用水量和混凝土中的毛細孔數量,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強度。一般情況下,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超過7包,“起沙”現象基本不會出現。有些農村工地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只有5包,水泥的含量過少,混凝土容易“起沙”。因此,在澆筑混凝土時,灰沙比一般不宜超過1(水泥)比2(沙子),但有些農戶的配比卻在1比3以上。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是否足夠,可以從混凝土的顏色來判斷。混凝土顏色呈現正常的灰青色,表面有釉色,說明水泥用量正常。如果混凝土顏色發白,說明水泥用量不足。
羅先生說,混凝土的養護問題也不能忽視。如果在沒有達到足夠強度時,過早被雨淋或澆水,面層混凝土會因濕脹而“起皮、起沙”。 養護過程中,如果沒有保濕養護甚至脫水,也會造成混凝土“起沙”。農村家門口的路面或家里地面沒有條件封道養護,若強度不足時過早通行,面層混凝土也會“起沙”。
日前,金東區源東鄉的施某打電話向市民援助中心本報值班室反映,他家建房時,遇到了混凝土不會硬的問題。開始他懷疑水泥質量有問題,可廠方出具的檢驗結果顯示,水泥質量沒問題。他感到奇怪:水泥質量沒有問題,他家的混凝土為什么達不到應有的強度?
就此,記者咨詢了市某知名水泥企業市場部售后技術服務科羅魁源工程師。
羅先生說,他從事售后服務工作多年,經常遇到諸如混凝土不會硬、混凝土表面容易“起沙”(因面層混凝土結構不致密、強度較低、表面經搓擦后沙或泥粉從混凝土中脫離出來)等問題,原因大都與使用不當有關。
他說,農村用戶在使用水泥中存在這樣的幾個常見誤區:
首先是對水泥質量和等級(俗稱“標號”)認識上的誤區。水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但水泥質量與混凝土質量沒有必然聯系。水泥質量不合格,不一定會出現混凝土表面“起沙”等問題;水泥質量合格,不一定不會出現混凝土表面“起沙”等問題。目前國家水泥標準已與國際標準接軌,普通水泥分為32.5R(抗壓強度指數)、42.5R、52.5R等6個等級。國標規定,32.5R水泥28天時的強度不得低于32.5兆帕,是強度等級最低的水泥,目前農村用戶大都使用這種水泥。許多農村用戶往往把32.5R的水泥品種當做500#(過去的425#)水泥來使用,這是錯誤的,也是農村用戶施工中容易出現混凝土質量問題的原因之一。事實上,只有富余強度高出國家標準8至10兆帕的32.5R水泥才能達到過去的425#水泥的質量標準,而大部分小廠生產的水泥強度都在35兆帕左右,強度介于過去的325#和425#之間。一些農村泥工師傅把32.5R的水泥當做高強度的500#水泥使用,難免出現混凝土強度不能達到預期強度的問題。
羅先生說,混凝土質量不但與水泥質量有關,而且與原材料配比有關。通常混凝土強度越高,混凝土表面越不容易“起沙”。影響混凝土強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水泥配比用量。農村施工由于配比不準確,用沙量和用水量不控制,沙子含泥量不考慮,導致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要求。沙子比例高,泥工做活容易,但會增大用水量和混凝土中的毛細孔數量,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強度。一般情況下,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超過7包,“起沙”現象基本不會出現。有些農村工地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只有5包,水泥的含量過少,混凝土容易“起沙”。因此,在澆筑混凝土時,灰沙比一般不宜超過1(水泥)比2(沙子),但有些農戶的配比卻在1比3以上。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是否足夠,可以從混凝土的顏色來判斷。混凝土顏色呈現正常的灰青色,表面有釉色,說明水泥用量正常。如果混凝土顏色發白,說明水泥用量不足。
羅先生說,混凝土的養護問題也不能忽視。如果在沒有達到足夠強度時,過早被雨淋或澆水,面層混凝土會因濕脹而“起皮、起沙”。 養護過程中,如果沒有保濕養護甚至脫水,也會造成混凝土“起沙”。農村家門口的路面或家里地面沒有條件封道養護,若強度不足時過早通行,面層混凝土也會“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