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應用技術 » 正文

高性能混凝土的養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23  來源:《河南科學》 第24卷第1期2006年2月  作者:李美利 錢覺時 王麗娟 楚愛群 葉 寧 楊展
核心提示:高性能混凝土的養護
要:分析了濕度、溫度以及養護時問三項因素對高性能混凝土(HPC)養護影響的特點,提出將HPC的養護分為初期養護和濕養護兩個不同的階段,而且介紹了兩個階段各自的養護方法。
 
關鍵詞:混凝土;養護;方法
 
 
  混凝土養護就是使已密實成型的混凝土進行水化反應,獲得所需的物理力學性能及耐久性等指標的工藝措施。養護過程中主要是建立在水泥水化初期所需的介質濕度及溫度條件。養護的目的就是保證混凝土的硬化以及水泥的水化達到一定程度,從而獲得性能優良的混凝土。合適的養護能提高混凝土的強度、抗滲性、耐磨性、抗凍融性。如果混凝土養護不當,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將明顯降低.當前我國存在著嚴重忽視混凝土養護的現象,特別是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單位認為混凝土的質量好壞皆有混凝土攪拌站負責,因此輕視混凝土的養護甚至對混凝土不進行養護,為此導致了混凝土質量的嚴重下降,同時產生了多起質量事故。
 
  當代高性能混凝土(HPC)的養護比以前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因為:①HPC與普通強度混凝土(NSC)比有一個更低的水灰比,混凝土產生自干燥的傾向,為防止自干燥導致混凝土早期較大的收縮,應保證濕養供水或涂養護劑,甚至采用內養護;②HPc中一般都摻有礦物外加劑,有必要通過較長時間的濕養護,保證混凝土性能的正常發展:③為了縮短施工工期,加快模板周轉,使用高強度等級,高早強水泥,易使混凝土養護不充分;④現代建筑結構的發展,超高層建筑結構和異型建筑結構很難保證充足的供水養護。當前,混凝土的養護機理需要研究.混凝土養護也需要管理和控制,就某建筑工程而言,很難確定混凝土養護是否到位,目前還沒有標準可參考,而且現場養護技術也是混凝土迫切需要解決的施工技術難題。
 
1 影響HPC養護的因素
11 新澆筑混凝土的濕度損失
 
  集料占據混凝土的大部分體積。在混凝土拌合料中,細集料填充在粗集料之間的空隙中。雖然水泥占據著較小尺寸的空隙,但它并不能完全填滿那些空隙,結果,混凝土拌合料中就保留一些空隙,這些空隙被稱為毛細孔。當混合料中加入水后,水填充了空隙的剩余部分。用水量超過了水泥水化所需要的水量,這些多余的水幫助增加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并且其中一些用作自干燥。隨著水化的進行,水化產物逐漸填充毛細孔。然而,水化產物并不能完全填充所有的空隙。
 
  混凝土性能,如強度和抗滲性取決于水化程度。水泥水化產物的體積幾乎比原水泥體積大1倍。隨著水化的進行,水化產物開始填充毛細空隙的空間,從而減少空隙空間,增加了空隙中的水壓力,產生毛細現象引起水份遷移。水份趨向于遷移到與環境接觸的混凝土表面的低壓區,從而導致水化早期混凝土的濕氣散失。混凝土濕度越高,水份遷移越快,而且增加蒸發的速率。過快的水份蒸發將導致空隙內的濕度低于飽和水平之下,從而阻礙水泥的水化,給混凝土的性能造成有害的影響。Spears[2]認為,當混凝土內部相對濕度RH小于80%時,水泥水化將停止。然而,隨著水化產物對空隙的填充,毛細管空間變得不連續了,當毛細空間足夠不連續時,通過毛細行為向表面遷移水份將停止,由水份的擴散導致的水份散失開始。
 
  從新澆筑混凝土中泌到表面的水首先開始蒸發,當這些水完全蒸發后,通過毛細行為遷移到混凝土表面的水開始蒸發。如果水份的蒸發速率大于通過毛細行為遷移到混凝土表面的速率,混凝土就會出現塑性收縮裂縫,塑性收縮裂縫對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以及混凝土的整個性能都是有害的。濕度、風速、混凝土溫度和混凝土構件暴露部分的面積與混凝土構件的體積比對新澆筑混凝土的水份散失影響很大。
 
  相對濕度越低,混凝土水份散失的速率越快,水份散失隨著風速的增加而增加,環境溫度和混凝土的溫度越高,新拌混凝土水份散失的速率越快。蒸發速率隨著構件的暴露面的面積與體積之比的增大而加快,因為暴露在環境中的面積越大,新澆筑混凝土的濕汽損失越高。美國混凝土學會 《凝土養護方法》(ACI203-81)指出,當水從混凝土中蒸發速度超過0.5kg/m2 ·h時,由于塑性收縮,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裂縫是難免的.在HPC中,一般使用了較細粒徑的礦物摻合料,如硅灰、粉煤灰和磨細礦渣等。因為礦物摻合料有較小的顆粒直徑和高的比表面增加了混凝土的用水量。化學外加劑,如高效減水劑,減少了混凝土的用水量。由于礦物摻合料的火山灰活性和填充效應,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混凝土的各種性能。再者,由于小的球形顆粒,在有高效減水劑存在的情況下,更容易分散并且填充水泥顆粒之間和周圍的空隙,從而使混凝土拌合物能更好的密實。所以水泥和具有火山灰活性的礦物摻合料共同使用有助于獲得更為密實的HPC,礦物摻合料的火山灰反應以及改善顆粒分布的填充效應導致了硬化HPC孔結構的大大改善,從而可以制得高強、高抗滲混凝土。HPC的水膠比同NSC的水灰比相比要低,有些時候,HPC的用水量比供其中水泥水化所需的用水量還要小,從而導致自干燥。HPC中水的散失對混凝土的長期性能有極其有害的影響。HPC的水份在混凝土澆筑后的最初24h損失最大(如圖1所示)。
 
    
 
  同NSC相比,HPC拌合物泌水少,粘聚性大。泌水蒸發很快使HPC更易于產生塑性收縮裂縫,而且通常在混凝土初凝時就產生塑性收縮裂縫。塑性收縮裂縫可以產生嚴重問題。高溫、低濕和大風加速了新澆筑混凝土水份的蒸發。為了克服這一問題,HPC應在新拌混凝土澆筑后立即開始養護。
 
12 溫度的影響
 
  養護溫度對NSC和HPC的強度影響很大。高溫加速了混凝土的水化過程。澆筑溫度和養護溫度越高,混凝土的極限強度越低,養護溫度越高,混凝土早期強度越高。低溫養護的混凝土具有相對均勻的微結構,特別是混凝土空隙的分布較均勻。雖然在較低溫度養護不能獲得較高的早期強度,但最終導致高的極限強度。控制養護期間混凝土的溫度是重要的,特別是在炎熱天氣下。
 
  火山灰反應的水化進程較水泥反應的水化進程慢,但在較高的溫度下,火山灰反應的水化進程將大大加速。因為水化較高的熱量,通常HPC初期養護溫度較高。同NSC相比,HPC具有較高的早期強度。但在后期,HPC強度的發展類似于NSC。因此,用高的溫度養護HPC并不理想。
 
  根據構件的尺寸,水泥含量,水膠比,環境條件,炎熱條件下采取如下措施控制養護期混凝土的溫度是必要的:①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②覆蓋有很好隔熱性能的材料;③混凝土宜在晚上或白天較涼的時候澆筑;④對新澆筑混凝土的暴露面進行覆蓋。
 
  在炎熱的條件下,如果不采取人工降溫,通常很難滿足新澆筑混凝土所需的最適宜溫度,溫度在10℃一15℃時對混凝土性能最為有利,但這種溫度只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得到。實際施工中應盡可能不使混凝土澆筑時的溫度過高。冬季施工時,HPG的初期養護溫度不宜低于規定的溫度。
 
13 養護時間的影響
 
  養護時間對混凝土的長期性能有顯著影響。對一給定的水灰比,混凝土強度隨著齡期的增長而增加。然而,在濕養護一段時間后,強度的增長降低了。
 
    
 
  圖2顯示了NSC在濕養護條件下最初28d強度的增長較顯著。養護通常在混凝土水化程度最小時結束,此后混凝土可以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條件下,增長強度。一旦毛細孔變得足夠不連續,毛細孔中的水就會存在于混凝土內而不用保護。從理論上說,水份遷移從毛細形為轉為擴散以后,養護就可以停止。從毛細行為到擴散,混凝土中水份損失的轉變時間取決于混凝土的配合比,環境條件和暴露面的面積與混凝土構件的體積比。
 
  混凝土的養護期可以根據混凝土在固定溫度下的養護時間來確定。實際工程中,混凝土是在溫度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養護的。養護期可以根據混凝土的成熟度來確定。混凝土的成熟度是基于強度發展是養護時間和溫度函數的原理而建立的。成熟度是溫度和時間的積。成熟度的概念仍然適用于HPC。成熟度對建立HPC合理的養護條件有一定的幫助,對確定達到一定成熟期的HPC的養護時間是有益的。
 
  HPC的水膠比很低,并且由于礦物摻合料的使用其粒子分布較好,導致每單位體積拌合物中水泥基材料的空隙小得多。由于較少的空隙需要少的水化產物填充,所以同NSC相比,HPC中水化產物填充空隙的速度要快得多。因此,在同樣養護條件下,同NSC相比,HPC由于毛細行為造成的水份損失的結束較早。HPC水份的損失在最初的24h占主導地位。由于很低的水膠比,使用高效減水劑以及早期的水化速度快,HPC較早的失去了水化的潛力。所以HPC的養護期同NSC比要短一些。但對硅灰混凝土延長養護期可以達到更佳的養護效果,混凝土的性能可達到顯著的加強。
 
2 高性能混凝土的養護方法
 
  新拌HPC在澆筑后,立即采用濕養護,可以抵抗塑性收縮開裂,而對NSC,將對硬化混凝土的表面層的質量產生有害的影響。假如混凝土的濕養護在混凝土終凝前進行,養護水將消弱表面附近的水泥漿,增加表面混凝土的水膠比。結果,混凝土的強度、抗滲性能將嚴重降低。大量的試驗觀察證明,如果新拌HPC澆筑后很快進行濕養護,硬化混凝土的表面將粉化或導致淺表層剝落。因此,HPC需要在早期就進行養護,但不能直接在新澆筑混凝土暴露的表面使用水。為了方便,將HPC的整個養護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初期養護和濕養護。初期養護應在新拌HPC澆筑以后立即開始,濕養護在混凝土終凝后開始。HPC的初期養護是錯綜復雜的,初期養護的目的是阻止新拌混凝土的水份散失,直到濕養護開始。使用養護劑進行混凝土的初期養護似乎并不很有效。在新拌混凝土澆筑后,混凝土表面上會立即出現少量泌水,如果在水份干透以前涂養護劑,那么在混凝土表面就會出現養護劑和水混合的局部坑洼.再者,若為了讓泌水蒸發完,將新拌混凝土暴露在環境條件下,對混凝土的長期性能又會產生有害的影響,特別是在炎熱的氣候條件下,這段時間混凝土已經發生了水份遷移的濕損失,從而導致混凝土的開裂。
 
  因此覆蓋PVC薄膜接觸新拌混凝土的暴露面是HPC初期養護更加有效的方法。在炎熱的氣候下,覆蓋PVC,再蓋以濕麻袋可以保持混凝土的持續潮濕以及降低混凝土初期養護階段混凝土的溫度。HPC的濕養護從混凝土終凝后開始。潮濕養護混凝土的強度比空氣養護混凝土的強度高,28d濕養護的強度比28天完全空氣中養護可以高1倍。濕養護是HPC養護的最終階段,在混凝土終凝后開始。任何傳統的濕養護方法如蓄水養護,用濕麻袋覆蓋暴露面的養護以及在暴露面上灑水的方法,HPC都可以采用。通過覆蓋濕麻袋并且連續噴水保持潮濕這樣的濕養護是HPC濕養護的有效方法。
 
  低溫下混凝土采用自然養護時宜使用不透明的塑料薄膜覆蓋或噴灑養護液。在負溫條件下養護時,不得澆水,混凝土澆筑后,應立即用塑料薄膜及保溫材料如稻草或者干草覆蓋,進行保溫,防止混凝土凍結。用以玻璃纖維、海綿橡膠、纖維素、礦棉、乙烯泡沫和聚氨脂泡沫材料制成的保溫毯效果更佳。在寒冷氣候條件下,需要額外的熱量來保持10℃一15℃,這樣有利養護的溫度,可以采用加熱線圈,便攜式的循環加熱器或蒸汽來提供所需的熱量,所有情況下,都應避免混凝土中水份的損失。
 
  HPC中水化產物填充空隙的速度很快, 早期水份從外部進入混凝土內部較困難,而且HPC水膠比極小,小到自身內部的水分連水泥完全水化就不能滿足。為此,早在1991年,Philleo就提出了內養護的思路,他建議在混凝土中摻用飽水的輕細集料以提供水泥水化過程中因化學收縮而需消耗的水,當水泥水化時,額外的水可以從相對較大的輕集料孔隙中轉移到孔徑較小的水泥漿體中,這樣可減少水泥的自收縮。對于低水膠比的(0.33左右)又需要充分水化的HPC,加入60kg/m3至80 kg/m3 的飽和輕質細集料,輕細集料的粒徑可以大于4mm,小于8mm,加入的輕質細集料能提供額外的水以供水化,從而提高強度和耐久性。拌合物中所有細集料都可以用飽和的輕質細集料來代替以獲得最大限度的內部濕養護,但要防止過多的輕質細集料導致混凝土強度的過度降低以及在混合時集料的分離。除利用輕細集料外,還可利用超吸水性樹脂,減縮劑進行內養護。當然內部濕養護方法還必須與外部養護方法一同使用。
 
3 結語
 
  養護對HPC的整個性能都有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強度和抗滲性,養護方法和養護期對HPC的收縮影響較大。在HPC的養護中應盡量減少新澆筑混凝土的濕度損失。養護溫度對HPC的強度影響較大,在較低溫度下養護不能獲得較高的早期強度,但最終的極限強度較高,因此控制養護期間混凝土的溫度是重要的,特別是在炎熱條件下。養護期長,會增加養護的成本,而且過長的養護時間必要性不大,一般來說,HPC的養護期要較NSC短一些。HPC的初期養護僅使用養護劑效果不理想,在炎熱氣候條件下,用塑料薄膜覆蓋外加濕麻袋降溫效果較好;HPC的濕養護可以采用蓄水養護,濕麻袋覆蓋以及灑水等多種方法進行。另外,內養護也是減少HPC白干燥的有效方法。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