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飛躍發展的21世紀,現代商品混凝土的耐久性已倍受全社會關注,水泥內在的質量波動對混凝土的性能影響相當敏感。 如何處理好生產質量和經濟效益的關系,是當前水泥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這就需要水泥企業在生產工藝,原材料利用和工藝外加劑方面不斷改進和創新,既能達到節能降耗,又能使水泥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從而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的目的。
水泥助磨劑的使用一般情況有粉體和液體可供選擇。生產企業可根據實際工藝條件,原材料來源和市場質量要求進行適應性實驗。如堿和氯離子含量,水泥顆粒分布,需水量,熟料礦物組成等,都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密實度、滲透性和體積穩定性。由于助磨劑的品種是根據水泥生產企業的基本情況,而研制開發的系列具有助磨,增強,增塑,調凝,安定作用的與多種物料有一定適應性的復合化工產品,水泥企業在試用過程中由于生產工藝及原材料的差異各有不同特點,這就需要在生產和質量控制上不斷調整和改進,最終確定出一套最佳使用方案。生產企業在選擇使用助磨劑時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請各位水泥企業同仁和專家指正。
一、對助磨劑生產廠家提供的質量認證證書,產品檢驗報告進行確認,檢驗單位是否具備國家認證資質。檢驗內容是否真實有效和符合新標準JC/T667-2004標準要求。
二、根據企業生產實際條件,選擇具有針對性的外加劑樣品,首先做小磨平行或交叉對比實驗,然后進行試生產及實際應用。
三、進行質量和經濟效益分析,在入磨物料符合質量標準要求時,加入0.3-1%(液體0.03%-0.1%)的助磨劑,可使水泥磨單產能力相應提高10-15%,三天、二十八天強度增加3-4.5MPa,節省水泥電耗4-5kwh。凝結時間,安定性及需水量等物理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四、在大磨試生產前,應檢查開閉路水泥磨機的粉磨工況,選粉效率,磨尾收塵是否正常。提升,輸送設備是否有富余25%的能力。
五、根據試用過程技術工藝參數的變化,除應及時正確的調整磨尾通風、研磨體級配、選粉機負荷外。還要通過實驗找出混合材比例,細度控制指標及助磨劑摻量的最佳狀態。并確保生產和質量指標符合內控標準要求。
六、摻加助磨劑后,物料在磨內的流動性能增強且由于醇胺類原料的揮發和擴散,容易造成揚塵現象。這就需要企業在“跑,冒,滴,漏”上加強現場管理,以適應使用助磨劑后引起的工況變化。
七 由于助磨外加劑有較強的分散和活化作用,摻加助磨劑的出磨水泥要注意防潮和風化。中小企業在銷售淡季,存庫時間較長時,采取定期倒庫、均化的措施,效果很好。
八 對具有特殊施工要求的用戶,摻加外加劑水泥檢驗合格出廠后,應有針對性地收集用戶反饋信息。掌握工程施工前后的現場適應性變化,并及時調整相關工藝技術參數,最終達到最佳的節能環保,利廢增效的目的。
水泥助磨劑的使用一般情況有粉體和液體可供選擇。生產企業可根據實際工藝條件,原材料來源和市場質量要求進行適應性實驗。如堿和氯離子含量,水泥顆粒分布,需水量,熟料礦物組成等,都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密實度、滲透性和體積穩定性。由于助磨劑的品種是根據水泥生產企業的基本情況,而研制開發的系列具有助磨,增強,增塑,調凝,安定作用的與多種物料有一定適應性的復合化工產品,水泥企業在試用過程中由于生產工藝及原材料的差異各有不同特點,這就需要在生產和質量控制上不斷調整和改進,最終確定出一套最佳使用方案。生產企業在選擇使用助磨劑時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請各位水泥企業同仁和專家指正。
一、對助磨劑生產廠家提供的質量認證證書,產品檢驗報告進行確認,檢驗單位是否具備國家認證資質。檢驗內容是否真實有效和符合新標準JC/T667-2004標準要求。
二、根據企業生產實際條件,選擇具有針對性的外加劑樣品,首先做小磨平行或交叉對比實驗,然后進行試生產及實際應用。
三、進行質量和經濟效益分析,在入磨物料符合質量標準要求時,加入0.3-1%(液體0.03%-0.1%)的助磨劑,可使水泥磨單產能力相應提高10-15%,三天、二十八天強度增加3-4.5MPa,節省水泥電耗4-5kwh。凝結時間,安定性及需水量等物理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四、在大磨試生產前,應檢查開閉路水泥磨機的粉磨工況,選粉效率,磨尾收塵是否正常。提升,輸送設備是否有富余25%的能力。
五、根據試用過程技術工藝參數的變化,除應及時正確的調整磨尾通風、研磨體級配、選粉機負荷外。還要通過實驗找出混合材比例,細度控制指標及助磨劑摻量的最佳狀態。并確保生產和質量指標符合內控標準要求。
六、摻加助磨劑后,物料在磨內的流動性能增強且由于醇胺類原料的揮發和擴散,容易造成揚塵現象。這就需要企業在“跑,冒,滴,漏”上加強現場管理,以適應使用助磨劑后引起的工況變化。
七 由于助磨外加劑有較強的分散和活化作用,摻加助磨劑的出磨水泥要注意防潮和風化。中小企業在銷售淡季,存庫時間較長時,采取定期倒庫、均化的措施,效果很好。
八 對具有特殊施工要求的用戶,摻加外加劑水泥檢驗合格出廠后,應有針對性地收集用戶反饋信息。掌握工程施工前后的現場適應性變化,并及時調整相關工藝技術參數,最終達到最佳的節能環保,利廢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