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水泥在水化硬化過程中產生化學收縮、塑性收縮、干燥收縮等理論探討和混凝土材料出現收縮裂縫的原因分析,從原材料角度提出預防混凝土收縮裂縫的具體措施。
1.前言
混凝土作為建筑工程中一種面廣量大的施工材料,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具有其他材料無法替代的優點,如強度高、價格低、壽命長、工藝成熟、施工便捷等等。但是,混凝土材料也有著自身固有的缺陷,如混凝土在水化硬化和外界環境中引起的體積收縮,使得混凝土材料產生裂縫,結果不僅影響建筑物外觀,而且有的會降低結構強度,加速鋼筋銹蝕,抗滲、抗凍性能下降,嚴重影響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及整體質量。尤其對于預拌泵送混凝土,它具有坍落度大、砂率大、水泥用量多等特點,因此,泵送混凝土更容易產生收縮而出現裂縫。
分析和研究混凝土收縮裂縫的產生原因以及針對成因而采取相應的對策,對于混凝土的應用和工程的質量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實際意義。一般來說,混凝土拌合物在硬化過程中要經歷化學收縮、塑性收縮、干燥收縮和溫度收縮等具有固有物理特性的收縮過程,這些收縮產生的總收縮率在0.04%~0.06%之間,也是混凝土材料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選用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從原材料角度避免和減小各種收縮,是預防混凝土產生裂縫的首要措施。
2.混凝土的收縮機理
要從原材料開始控制混凝土的收縮,首先要弄清混凝土的收縮原理及組成混凝土的各成分對收縮的影響。
..................
點擊下載全文:從原材料角度預防混凝土收縮裂縫的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