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應用技術 » 正文

總結幾個常見的混凝土工程事故及修補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1-0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江鐵鴻
核心提示:隨著我國建筑業的蓬勃發展,高層建筑的不斷增多,特別是在商品混凝土的普及和推廣應用后,混凝士技術在工程施工中越來越多地被采用。混凝土具有容易成型、輸送能力大、速度快、縮短工期、降低費用及能連續作業的特點,尤其對于高層建筑和大體積基礎混凝土的施工,更能顯示出它的優越性。但是,混凝土在工程的實際運用中.常有出現混凝土凝結異常,強度不足以及出現裂縫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的質量,因而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隨著我國建筑業的蓬勃發展,高層建筑的不斷增多,特別是在商品混凝土的普及和推廣應用后,混凝士技術在工程施工中越來越多地被采用。混凝土具有容易成型、輸送能力大、速度快、縮短工期、降低費用及能連續作業的特點,尤其對于高層建筑和大體積基礎混凝土的施工,更能顯示出它的優越性。但是,混凝土在工程的實際運用中.常有出現混凝土凝結異常,強度不足以及出現裂縫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的質量,因而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外加劑使用不當是最常見的一類事故


此類事故表現在:


(1)混凝土澆筑后.局部或大部長時間不凝結硬化。


(2)已澆筑完的混凝土結構物表面起鼓包。


要避免這類質量事故發生,必須重視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1)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外加劑進場后,必須進行試配,掌握其特性:坍落度的耗時損失、凝結時間、減水率等,以確定能否使用;對于硬石膏做調凝劑的水泥,這點尤其重要,以免混凝土攪拌成后,發生速凝或坍落度損失過快的問題。


(2)外加劑的每一次投料,都必須嚴格按照配合比計量。計量器具必須經常進行校驗,保證其靈敏度和準確度。


(3)粉狀外加劑要保持干燥狀態,防止受潮結塊。已經結塊的粉狀外加劑,應烘干、碾碎.過0.6毫米篩后使用,以免含未碾成粉狀的顆粒遇水膨脹,造成混凝土表面鼓包。


補救措施:


…………


點擊下載全文:總結幾個常見的混凝土工程事故及修補措施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