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外加劑技術 » 正文

分次加入不同緩凝劑與聚羧酸減水劑二元體系保坍性的研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1-05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轉載
核心提示:高流動性和長距離輸送是現代混凝土的兩大特點。然而, 坍落度損失是最常見的工程問題,不僅影響新拌混凝土性能, 甚至影響混凝土的長期使用性能。減水劑與水泥顆粒相互作用時, 水化產物網絡的形成、水化反應對水的消耗、 水化產物對減水劑的包裹及消耗, 是造成坍落度損失的主要原因。配制混凝土時加入減水劑與緩凝劑是改善混凝土坍落度損失最常見的技術手段,復合使用緩凝劑與減水劑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預拌混凝土。

1 引 言


高流動性和長距離輸送是現代混凝土的兩大特點。然而, 坍落度損失是最常見的工程問題,不僅影響新拌混凝土性能, 甚至影響混凝土的長期使用性能。減水劑與水泥顆粒相互作用時, 水化產物網絡的形成、水化反應對水的消耗、 水化產物對減水劑的包裹及消耗, 是造成坍落度損失的主要原因。配制混凝土時加入減水劑與緩凝劑是改善混凝土坍落度損失最常見的技術手段,復合使用緩凝劑與減水劑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預拌混凝土。緩凝劑作為一種外加劑能夠延緩水泥水化反應, 延遲水化產物網絡結構的形成,降低水泥水化對減水劑及水的消耗, 能夠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新拌混凝土的塑性, 避免坍落度損失。有研究表明,葡萄糖酸鈉的加入可有效改善水泥漿體的流動性和流動性損失。同時也有研究表明, 緩凝劑與萘系減水劑以及緩凝劑與聚羧酸減水劑存在競爭吸附,可以改善漿體流變性;Plank 指出在酒石酸、 檸檬酸存在的條件下,減水劑在水泥顆粒表面的吸附量會下降,從而導致流動性降低和流動性損失。有研究顯示在不同時間加入減水劑可改善坍落度損失。如馬保國等人研究萘系減水劑與聚羧酸系減水劑在不同加入時間對水泥漿體分散性的影響規律,指出萘系減水劑延遲摻入會有較好分散效果, 聚羧酸系減水劑與水同摻時吸附量最大, 對應水泥漿體的流動度也最大。然而,關于分次加入條件下,不同緩凝劑對減水劑與緩凝劑二元體系性能的影響卻少有人研究,其調控機理還存在不確定性。本文旨在研究分次加入條件下, 緩凝劑對減水劑與緩凝劑二元體系性能的影響規律,從而揭露了不同緩凝劑對聚羧酸減水劑與緩凝劑二元體系保坍性的影響機理, 為解決混凝土坍落度損失提供了技術方案。


2 試 驗


2.1 原 料


2.1.1 水 泥


水泥是亞東水泥公司 P?O 42. 5 水泥, 比表面積 350 m 2 /kg。


2.1.2摻合料


粉煤灰是陽邏電廠的Ⅱ級粉煤灰,礦粉是武漢亞東的 S95 礦粉。


2.1.3砂 石


砂是河砂, 細度模數 2.4, 含泥量小于 1.0%, 碎石是 5 ~31.5 mm 連續級配。


.........................


點擊下載全文:分次加入不同緩凝劑與聚羧酸減水劑二元體系保坍性的研究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